第二天一早,各大门店的生意更好了。
门口排队的队伍,人数几乎是之前的一倍。
为了应对今天的销售狂潮,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十几个电蒸炉同时运作,每个蒸炉上的蒸笼垒了有十层之多。
一个蒸笼放20个包子,十层也就是200个包子,十个蒸炉同时运作,一次性就可以蒸出两千个包子。
蒸包子一般需要20分钟左右,一个小时差不多可以蒸出三批,也就是六千个包子。
哪怕打个折扣,一个小时至少也能出炉三四千个包子。
产能肯定是没问题的,就是制作包子的人手有点吃紧。
不过现在没办法,包子店的规模体量还没到,用中央工厂制作包子的模式还为时过早。
等到周边的卫星店都起来后,差不多能有个几十上百家小店了,就可以找个地方选址,建个中央工厂制作包子了。
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
店铺还没有开够,就先建中央工厂那纯属钱多烧的。
刚刚进入省城,只有十家旗舰店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当场制作,现做现卖模式。
而且这种模式,还容易赢得客户的好感和口碑。
只不过这样一来,每家店的员工看上去就有点多了。
光是制作包子的员工,就有十几个,整个制作间的面积就占了店铺的近三分之一。
所有制作包子的员工,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她们都是从下面县里,精心挑选出来的好手。包子制作也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
比如“生包子重量大约是100克,60克皮、40克馅料,直径12厘米左右;生包子高度在42~48毫米,熟的高度在43~53毫米;
就连包子的褶子数都控制在标准统一的20个,褶子长度占包子腹部一半位置为佳。
这些都是陆泽老妈定出来的包子制作标准,所有挑来市里的员工,都是几个月下来做包子速度最快的好手。
也只有这样的速度,才能跟得上店里的销售。
可是经过电视、广播、报纸的三重覆盖宣传,在省城的口碑效应,终于达到了像在小县城一样高的热度。
甚至因为有抽奖活动刺激,话题热度还要更高。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午和晚上的包子销量比早上还要高。虽然客人不如早上集中,可架不住时间长啊。
客人们过来消费,肯定是受到了抽奖活动的吸引,但更多地还是想体验一下这个突然在省城成为热门话题的绝味包子。
中午和晚上的饭点时间,堂食的座位几乎没有空的机会,刚有人离开就马上会被其他人占下。
包子店营业额,每天都在猛涨。
从最早的三四千块,到后面的五六千、七八千,最终在一周后突破了万元大关。
旗舰店单店营业额突破一万元每天,这个数据即使放在十几年后,也是餐饮业非常好的门店成绩。
预计在抽奖活动结束之前,营业额一直能够维持在峰值水平。
不仅越来越多新的客人过来尝试,有的老客人为了能提高自己的中奖概率,几乎天天都来买包子吃,这样就能多领一张抽奖券。
以省城人口的基数,哪怕百分之一的客人过来尝试,也足够绝味包子店的生意维持在峰值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的生意逻辑,和小县城不一样的原因。
接下来的一个月,彻底成为了省城人民的狂欢月。
以十家包子店同时运营的火爆情况,促销活动持续一个月将为带来超过三百万的总营收。
而发出去的奖品,才不到十万元。
要不是抽奖活动时间一长对客人就没什么效力了,陆泽巴不得这种营销一直做下去。
好在做这个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赚钱,而是拉动中午和晚上的生意。
最最关键的就是把绝味包子是全天营业的信息传递出去,为接下来大规模开店做个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