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院子有三十七个伺候的,二十八个尚未婚配的小丫鬟,九个已有夫家的大娘、婆子。尚未婚配的小丫鬟里有二十一个家生子,老子娘都在曹家当差,其中十八个小丫鬟的爹娘都跟着北上,剩下的还留在江淮。那九个大娘、婆子的夫家几乎都是码头上得用的管事,都有儿有女了,有三个还有了孙辈。”
这个装配,可谓是顶级了...
一大半丫鬟的爹娘都跟着北上了...跟着北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曹家选择了这一批人跟着率先来开疆拓土,这一批人在主家眼里,本身就是极为得用的。若北京事成,曹家扎下根来,这群人便是元老,是曹家的肱骨。
大娘婆子的夫家全都是码头上有势力的管事...这意味着这群人不需要为了生计和银钱在内宅死命奔波,背靠丈夫,在曹家本就有颜面的,码头上的管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兜肥钱多的主儿,谁还会为了点儿蝇头小利在内宅不安分?这说白了,就是年纪大了,来养老拿例钱来的。
未出阁的姑娘,最怕院子里的老人闹起来,若处置了难免落个凉薄刻薄的名声,若是不处置,这苦的又是自个儿...
有这么一群,夫家得势的管事太太...极大程度不会粘上一点儿小事就闹起来...
老太太当是认真挑了的。
含钏有些感动,点了点头,问小双儿,“可有人有所长?”
小双儿翻了翻本子,挨个儿细说,“芝麻会打算盘,我给了个账册叫她打,还行,数目对了,只是没钟嬷嬷打得快。”
这是自然。
钟嬷嬷是人老成精,人在掖庭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哦不,持家有道。
含钏颔首示意小双儿继续。
“石榴刺绣还不错,给我看了张帕子,绣的水纹白头鹰,活灵活现的。李花说是会写字,我看了看,别提了,那手字跟狗刨似的,勉强能看清横平竖直。”小双儿一溜儿说了挺多,压轴说了一个不是家生子的小丫头,“秋笋是前年被卖进曹家的丫头,说是先头在江淮名店秋白府干过两年后厨,她自个儿说有几分手艺,只是无法当场验证,我便记下了,等过会儿得了空,我就去小灶上瞧一瞧。”
“秋笋在哪处当差?”含钏问。
小双儿歪歪头,“小厨房。白大娘做管事,秋笋还有另两个小丫鬟一同当差。”
含钏点了点头,一个非家生子能干到小厨房的差事,想来手艺是不错的。
只是含钏没机会吃木萝轩小厨房的手艺,府中女眷稀少,老太太口中的婶娘和堂姐又染了风寒不出门,含钏傍晚要过“时鲜”守店,只有早晨与晌午陪着薛老夫人用餐。
曹家吃饭是标准的席面。
四冷四热,二拼盘,八道大菜,二羹汤二小食。
分量有些像“时鲜”的分量,一个人就做一个人的分量,两个人就是小小几碟菜式,拿如烟雨江南一般如梦似幻的粉彩釉上瓷盛装妥当,分量不多,菜式很多,多为江淮菜、徽菜口味,有点甜,或许是为了照顾含钏,也有几道口味重一些、辣一些的菜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