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得有点目瞪口呆,在他看来,应该是强大无比的朝廷水师,竟然被自己这个妹夫看出了那么多不足的地方!
有时候,他是真羡慕,自己这个妹夫的眼睛,到底是啥做的,看到一個东西,就能看出特别的东西来。就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件,一桩桩,已经有好多了。
听到张一凡说完了,朱棣就赶紧讨好地问道:“一凡啊,那你说说,怎么做好吧?”
说完之后,他想起什么,又赶紧补充道:“不急,我有的是时间,你慢慢说,说详细点!那些船的事情不用操心,回头我把破损的船,也都让他们修好了给你。”
张一凡听了一笑,其实就算没有船这个事情,他也是要找机会,继续提高大明水师的水平。
因此,他便对朱棣说道:“首先,炮放甲板上的,遇到雨天就没法开炮了,所以最好是在船舱里……”
船舱炮层的概念,只要火炮发展到了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有人想到,并且开始采用。
但是,如今才十四世纪末期,火炮的发展,还很落后,因此张一凡提前说出来,就让朱棣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了。
张一凡说完这个,然后又让陪同在身边的朱五取来羽毛笔和纸张,给朱棣画了起来道:“我再给你画一种火炮,不管是攻城,还是海战,威力会很大,你可以让人去试试。”
他要画的,就是历史上的红夷大炮。
这个红夷大炮,原型是欧洲在16世纪发明的火炮。
相对大明朝中后期的火炮来说,在设计上就有很多优点。比如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还有,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如此等等,就是因为有很多优点,才会被大明朝大规模仿制并改进。而这个时候,才大明开国时期,还处于枪炮不分的原始火炮阶段,这个红夷大炮的对比优势自然更大。
并且,张一凡给朱棣介绍的火炮,还是历史上大明朝仿制并改进而成的铜铁复合红夷大炮,这种火炮在葡萄牙裔东亚历史学家托尼奥·安德拉德所写的《火药时代》中被称为“十七世纪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
差不多相差三个世纪的产物,不过大概原理却是相同的,又不算太超前。
当然了,不是说超前不好,而是张一凡并没有实际制造过火炮,他只是知道原理和实物,嘴巴说说简单,正要去做,就很难了。不超出这个时代的能力,就还是能被大明朝的工匠给打造出来,就能让他省心省力了。
在张一凡画出红夷大炮的图纸,又介绍了一番之后,朱棣那是喜出望外,立刻伸手夺过那张图纸,就好像有人要和他抢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