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自中原进攻关中,潼关都是必争之地。
一般来说,守潼关,只要守军守住关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攻方常常无可奈何。
所以,很长时间内,潼关打仗,多是攻城战为主。(除非守方像安史之乱中的哥舒翰一样,大举出关进攻,主力被歼灭于关外)
可是, 明末时候的潼关,与唐朝中期以前的潼关已经不太一样了。
由于河水、植被的变化, 进攻方已经可以走山路绕过潼关。
两年前,李自成正是从山路小道,出潼关之后,夹击潼关守军的。
同时,随着火炮的普遍使用,守方必须阻止对手在关外建立有力阵地,否则,面对敌人架炮轰击,再好的防御工事也是扛不住的。
也即是说,若中唐以前的潼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话,那么,此时的潼关,就已是要“千夫当关”了,仍然堪称天险, 可防御半径已经大了不少。
当然, 反过来说, 如果攻城方无法建立有利火炮阵地,任由守方发挥火力, 其攻城难度比过去还要大得多。
所以,潼关之战的胜负关键,在清军是否能在关外控制险要,构筑有利阵地!
这潼关下的大战,也是一场硬碰硬的野战!
在这场硬实力对撞的野战中,罗虎、马世尧败阵了。
他们都是李自成最铁杆的忠臣,两人要是能有丝毫可能守住潼关,他们必会牢牢的钉在那里。
可惜,他们守不住啊。
清军的火炮太密集了。
而且罗虎、马世尧的两万许兵马,人数上虽与来袭的多铎部相差无几,但在实际战力上却就差太多了。
马世尧部都是刘芳亮营主力,战斗力还算可以。罗虎手下的震山营三千军可早就随着河东之战损失殆尽。现在的这上万兵力是李自成到长安后新拨调给他的,不管是军规军纪,还是作战意志,比之当年的震山营来都差远了。
何况清军还有数量足够多的大炮助阵。
潼关关外道路起伏狭窄,此处作战,是真正的狭路相逢勇者胜,是精兵对决!清将图赖是鳌拜的堂叔,别看名头在后世没有鳌拜响亮,但要说到打仗勇猛,说到用兵,比鳌拜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重要的是在鞑清贵族集团内部的地位,一等公的图赖更是甩了鳌拜三条街。
图赖先是火炮洗地,然后以噶布什贤噶喇额真(前锋营统领)努山、鄂硕为先头,猛攻罗虎、马世尧军,再自己亲率重骑出击,一战就大败潼关顺军。
罗虎马世尧撤回关中,见清军直逼关前,遂鼓起勇气与之再战。
先是罗虎率军千人夜里扰袭,因为夜间视线不佳,守方既不明敌军虚实,又无法全力反击,还全营受扰,次日必精神疲惫。
那时候马世尧就能率主力反扑,不说把清军杀的大败,至少也要挫败其锋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