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本分之内,但可做,又可不做,做多一些少一些全凭自觉的事情,就是郑成功最欣赏他的地方,周全斌自然得继续发扬光大。特别是,周全斌得趁着这个机会,多向领导请教方略,然后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几次。
有本事,有业绩,还在领导的提点教诲之下悟了好几次,留下了好印象,成为了领导一手教出来的,可信赖的门徒,升官自然也会快人一步。
周全斌和张名振的依旧游离不定不同,他早就看清楚了局势,郑成功对他也十分信任,不仅是他,对郑鸿逵也一样如此。他的权力制衡和制度设计,并非对个别人,而是对所有人,郑成功只相信制度,不相信人性。
另一边,洪旭,卢若腾,张煌言,王忠孝,郑鸿逵,郑泰等民政,商事,海贸官员也同样在大会之后,接到了新的任务和任命。
洪旭继续总理民政事务,漳州,惠州,潮州等地的屯堡建设和税赋征收,徭役征发都困难重重,想要从地方乡绅大户手中拿到钱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爆发的矛盾不断,张煌言和卢若腾并非时时都能解决,很多时候都需要民政总制洪大人亲自出马。
屯堡的建设,各地水利设施,主要道路,学堂官署的修建,军队的训练,以及官营工坊,商社的前期投入,明郑两大公库和地方县库里的银子如同流水一般花了出去,战争的缴获,潮惠二府查点清算的脏银和海贸的获利很快所剩无几。
好在,这一年潮惠漳三府的晚稻获得了大丰收,土地的产出和依托于此的赋税增强了明郑的财政实力,而官营工坊,商社,钱庄,市舶司等机构也将会在建成运营之后,很快创造价值。
在洪旭的亲自监督之下,民政署的建设司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专门组织了工匠和农户,大力制造和推广农业生产器械,并修缮了更多的水利设施,这些都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提升,从而为即将开设的工坊,商社腾出了人手。
在漳州府,潮州府的大江大河边上,一座座工坊正在拔地而起,郑泰回到岗位之后,继续指挥工坊的建设,各种利用水力的机械也正在制造,只等工坊正式落成。
这些机械除了原本就被福建各地,工坊使用的之外,还有许多是在中西方的各类器械书籍中找到的,建设司器械处的工匠们按照上面的指令,也都一一实践,找到了可用的那些进一步改进。不过,体制初创,目前进展并不快。
与此同时,地少人多的闽南粤东,无数听到工坊建设消息的人正在等待着工坊的招工,这里的商业和雇佣氛围十分浓厚,种地虽然是最安稳的选择,但对于底层百姓来说,他们的一大家子若是想要温饱,还需要更多的创收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