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她妹妹呀?”老刘这才惊讶的发现,刘丽长的太像刘艳芳了。
“是吗?我和她很像吗?”
“像,特别像,尤其是眼睛,不过个子似乎比她高多了,所以刚才还没发现,刚才细一端详,还真的很像哦?您贵姓啊?”
“我姓刘,叫刘丽,”
“我说的那,500年前是一家,看你的长相,就知道是我们老刘家人!”
“嘿嘿,真的吗?可你们村怎么还有姓曹的啊?”
“嗨,我们这个地方过去都是军营,什么孟官营、杨官营、夏官营、丁官营、马官营,也有曹官营,自然就有姓曹的了?就像老李,估计先祖就是李关营的管带,所以人家现在才开饭店当老板哦?”老刘这人挺有趣,不但回答了刘丽的问话,还把老李饶上了。
“你们先祖不也是管带?估计是不服管教,从刘官营逃到了我们滨河村,哈哈,不信你问问老郑就知道了,是不是?”李老板的话里不但颇具奚落的意味,还拉上了“同盟军”!
“呵呵,你们俩逗就逗,怎么还把我拉上了?”郑大伯笑着,
“你们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带“官营”的村子呢?”他们的话让刘丽有些纳罕。
“我们只知道原来这里是军营,但具体是怎么回事,就不知道了,”
“看看,你们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个得问我外甥女,”郑大伯十分骄傲,“她是研究碑帖和文献的,肯定知道这段来历!”
“嘿嘿,舅舅,我原来也不知道,因为我惦记着那个山洞的碑帖拓片,所以,来之前特意查了一下资料,要想揭开这个谜底,得从明朝驻军谈起,”
“嚯,你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把我们支到明朝去了?”郎仕昆跟谢娜逗笑着,
“这个您还别奇怪,咱们的军屯制和移民大部分都是从明朝开始的,”
“那你说,这里也是移民吗?”
“不是,这里是驻军,”谢娜十分肯定,“在明洪武二十一年,这里成立了建兴州右屯卫,原本设在大宁,由魏显任指挥,这官职不低,是正三品的官。后来在永乐三年,移驻到了现在的迁安,共有五个千户,官兵总数达5000人之众,可这么多的军队驻扎在一个县里,那吃粮可就成了大问题,别忘了,那可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对呀,这怎么解决?”
“这就牵扯到了屯田制,当时的军队边守卫长城,边自己种粮解决吃饭问题,这在当时叫军屯。制度规定,种地用的耕牛、种子和农具,由政府供给,但必须交税,税收是一亩地一斗粮。这样,就不但解决了军队的用粮,国家还有税收。”
“这个方法好,有点像建设兵团哦!”
“呵呵,差不多的意思,”谢娜笑着,“后来这里的军队和家眷,就常此居住了下来,人越来越多,便逐渐形成了许多新村落。这些驻扎官兵的村子便被统称为官营,第一个字用驻扎军队官员的姓氏命名,一共有25个之多,不但有刘姓和李姓这些常见姓氏,还有有麻官营,梅官营,卜官营这些比较稀少的姓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