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芳儿果真算了起来:“这次一共做了一万多个吧,减去送人的,一万个是有的,再减去打折,减去成本……”
安芳儿陡然从门槛上站了起来,两眼发光:“姐,六千两有没有?”
安茉儿笑笑:“不止。”
金氏听的目瞪口呆:“这么赚钱吗?”
以前在东阳县,每到中秋,茉儿都做月饼卖,要做好多,但没想到卖月饼能赚这么多。
“三伯母,这笔生意一年就一次。”
“一年一次也了不得了,你想想,寻常农户家,一家人做死做活,一年能有十两银子都要谢天谢地了,你一下就好几千两,人家得做几辈子才抵得上你一年?”金氏道。
“说的也是,虽说这也是辛苦钱,但对比许多人,这钱来的算容易了,所以,我打算拿出一部分钱在咱们县上办个学堂,免学费的那种,让想读书的孩子都能读上书。”
如今东阳县县里只有一个县学和东桑村的学堂,县学的入学条件苛刻,能进县学的,要么有一定的基础,要么家里有钱,给县学大笔的赞助费,普通老百姓是没这资格的。东桑村的学堂规模小,只能满足自己村里的需求。
都说知识就是力量,即便考不上功名,能知书识礼也是好的。有学问的人多了,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今她的能力有限,只能先满足家乡的需求,等以后钱多了,再到别处办学,能建一所学堂是一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要是四年前的金氏,肯定会说,你有钱去办学堂,怎不知道照应下自家人?但如今的金氏不会这么说了,好歹她也是村里的妇女领袖,思想觉悟有了大大的提高。
再说,三房如今不缺吃,不缺穿,日子过的滋润又充实,眼皮子没那么浅了。
金氏笑道:“茉儿,这学堂要是办起来,咱们村口又得多两道牌坊了。”
“我才不是为了牌坊。”
“知道知道,你心里装着乡亲们,装着东阳县的老百姓,不愧是东阳乡君。”金氏笑呵呵。
“姐,你咋不办个厨艺学堂呢?让大家多学一门手艺不是挺好的?”安芳儿建议道。
“厨艺学堂也是要办的,不过等腾出手,有空闲再说,到时候你和招娣都可以去做先生。”
“我和招娣做先生?”安芳儿从没想过自己也能做先生,在她的意识里,必须是才高八斗,受人尊敬的人才能成为先生。
安茉儿笑道:“那是当然,办学堂收的是学生,教学生的那便是先生,这跟收徒弟不一样,你和招娣可是面点大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当这个先生你们两绝对够格。”
招娣也兴奋地满脸通红,暗暗地想,她要是当上先生,是不是离德仁哥就近了一点呢?
“说什么呢?这么高兴?”王氏走过来。
金氏笑道:“你家几个闺女筹划着要去当先生。”
王氏错愕:“什么意思?”
安茉儿道:“娘,您别听三伯母的,还没影的事儿,晚上大家都去麒麟阁吧,尝尝麒麟阁的饭菜。”
“那多不好,听说你的新酒楼天天爆满。”王氏怕耽误了酒楼的生意。
“做生意,哪天都可以做,自家人要紧,三伯母,晚上上酒楼吃饭去。”
金氏开心道:“行,咱一个乡下婆子,也去尝尝金陵大酒楼的好酒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