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意义可是大不一样啊。”
……
【至于建文帝……】
【《明太宗实录》是这样记载的:“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与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明史》则记载:“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
{朱允炆大概率是放火烧宫逃了。}
{明史专家黄云眉教授曾在《明史考证》中引《马生龙凤凰台记事》}
{“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而南京太平门附近一家工厂在建新工厂楼时,也曾挖出了一段地道,地道的地方就在原来明皇宫的旁边。}
{地道高度大约在2.5米左右,宽度在2米左右,与史料记载基本相符。}
{毕竟,不管真死假死,朱棣对外都要一口咬定朱允炆死了,还得是自尽,只有这样才符合他的利益。}
{而且,万历皇帝也问过张居正,张居正回答说:此事国史中没有记载,但先朝的大臣口耳相传,说当年建文君化装成僧人,从皇宫密道出走了,此后云游四方,没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这个回答基本就代表明朝半官方的态度,就是说,朝廷基本承认朱允炆确实以僧人形象逃亡了,至于逃亡以后的事迹就不清楚了。}
……
大明·建文时期
奉天殿内一片死寂。
朱允炆灰头土脸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朱元璋则看着天幕唉声叹气。
将手里的木棍一扔,长叹一声。
“和尚……和尚……”
“你个蠢出升天的东西!”
“说!现在进行到哪了!”
朱允炆抬起头,擦了擦鼻血,低头嗫喏道:
“三。”
“二。”
“一。”
朱元璋都懵了。
随即就听一阵铠甲摩擦之声传来。
一道颇具威严的声音自背后响起。
“大侄子,许久未见,连面都不舍露一下吗?”
朱元璋又懵了一下,他低头看了看跪在面前的朱允炆。
龙袍。
又看了眼身上的衣服。
龙袍……
他瞬间明白了。
身后的朱棣看着眼前背对他的皇帝,心中是无以言表的骄傲。
自己将近重打了一边天下!
站在这里,才是自己的天命!
他紧盯着皇帝的背影,皇帝低下头,他怕了。
他蹲下……蹲下?
他捡起木棍做甚?打自己?也算有点朱家人的血性!
不过他准备木棍有什么用?脑子确实不好使。
皇帝握紧木棍,缓缓转身。
朱棣抬起头,上前一步。
皇帝渐渐扭头回望。
哼,我可是想指鼻大骂……
“爹?!!”
朱元璋拍着手中木棍,一步步上前。
脸上带着一抹狞笑:
“你认错人了,燕王!”
“咱是你大侄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