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朱棣的帝王生涯可谓极其充足。】
【对外五征漠北,南征安南,向西设立哈密卫,行使中央对西域的主权。】
【派陈诚出使帖木儿帝国,使其恢复与明朝的朝贡关系。】
【更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航海行动:郑和下西洋,引得万国来朝。】
【向大明朝通贡称臣的国家,更达三十多个,最远到达今日西非地区。】
【对内更修治皇皇巨著《永乐大典》】
【迁都北京,重修京杭大运河。】
【文治武功让他做了个遍,但问题来了。】
【钱从哪里来?】
……
{靠郑和拉外贸呗,不然就农业帝国那些税赋,能支持他迁都和通运河就已经到头了。}
{郑和下西洋虽然是赚了很多银子,但是几乎全部进了皇帝的腰包。}
{其实你要说皇帝派船队出去挣点钱也没啥说的,但问题是,那造船的钱是让国库来买单的。}
{于是永乐朝就形成了一个有意思的循环,国库出钱,郑和出海,贸易往来,皇帝挣钱,贴补国用。}
{但在外朝来看,这就是亏了国库肥了皇帝一个人!}
{国库亏损国家财政就得出问题,虽然皇帝能自掏腰包补足亏空,但是外朝依然不能答应下西洋继续下去。}
{因为朱元璋时代虽然实行海禁,但海外贸易是禁不掉的,走私随之诞生。}
{到永乐时期,东南沿海已经形成了很多华人为主的海盗集团。}
{海盗集团进行走私贸易,但毕竟见不得光,走私来的货物怎么处理,就少不了东南地区的官僚集团帮助销账。}
{逐渐就形成了海盗——官僚这种奇怪又合理的黑色渠道。}
{但郑和的横空出世打碎了这一切,国家队一出手,这些个人势力无论在武力还是商品财货方面,都完全无法与皇家代表相竞争。}
{最要命的是郑和的行为是合法的,而他们的地下贸易是违法的,连堂堂正正的较量都没可能。}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郑和此举跟掘了这些官员的祖坟无异,不知被多少官员所诅咒。}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清两代官场一直对郑和下西洋一事持坚决反对态度的根本原因。}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着天幕嘴里念叨着。
“万乘之国有万乘之贾,千乘之国有千乘之贾。”
“非君之所赖也,君之所与。”
“故为人君而不审其号令,则中一国而二君二王也。”
“你知道为什么管仲要如此说了吗?”
刘启揉了揉抄书时久而疼痛的手腕。
“商人乘民之危来控制百姓手中的粮食、物资,使贫者丧财物。”
“又趁百姓急于交税,而压低价格。”
“所以管子才说商人若不严加看管,就是一国之中的第二君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