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战略纵深太深了,战线也能拉得很长很长。
若是楚国一意孤行,不与秦军进行决战,对秦国和楚国百姓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言晏的目的就是逼迫楚王和楚军留在寿春,与他们进行决战。
“喏!”蒙毅躬身行礼后转身离开,去安排。
“你们还是不懂啊!”言晏望着蒙毅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
华夏战争为什么一直要求师出有名?
不仅仅是为了说服自己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也是减少敌人的反抗,减少敌国百姓的仇视。
若是由秦军来征服整个楚国,楚人会喊出那一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人的仇恨会转移到秦人身上,会让秦国对楚国的掌控变得艰难无比,到处都会有反抗。
楚人的血脉也正如他所说的,确实是最艰难,也最荣耀的。
与秦、赵、燕这些不断跟胡、戎、狄交战不同,楚人交战的对手比胡、戎、狄都更强大。
胡、戎、狄都是闲散的小部落,没有统一的政权。
楚国不一样,楚国能有今天,他们先后击败吞并了小五霸中的吴、越,这些都是曾经能够逼得周室承认封侯的强大存在。
只是因为楚王的一句,我蛮夷也。
直接让楚国沦为了当年的秦国。
士子不入秦,难道就来楚?
山东士子看不上秦国,是因为秦康子是养马出身,贵族看不上。
楚国纯纯是因为楚王自己作的。
可是楚王自己的错为什么要让整个楚国楚民来给他背锅呢?
想要蛊惑别人的前提是你自己坚信。
至于嬴政会不会同意他对楚人的承诺,言晏毫不怀疑。
一旦自己和嬴政为楚国正名,楚人将成为老秦人之外,另一个坚定的秦王的拥趸,嬴政不可能看不到这背后带来的好处。
楚国太广袤了,对秦国的统治来说也是最困难的。
可是当楚人成了秦王最忠诚的拥趸,那么无论楚国那些贵族怎么去蛊惑,都不会再出现一言下,万民景从揭竿而起的局面。
咸阳的蕲年宫,嬴政收到前线传回的情报后,也第一时间昭告了天下,为楚人正名。
犹豫?
嬴政从不来不会!
甚至在嬴政为楚人正名的诏书下达之后,原本那些还有异心的楚系集团的官员们都有不少人选择了退出,向嬴政递交了投名状。
他们来秦,是为了光耀门楣,搏一世之名,而嬴政愿意给楚人正名,承认楚人的过往的荣耀,那么这就是他们最值得追随的领袖。
中原百家为此也吵得不可开交。
没有人愿意承认楚国的优秀,楚人血脉的荣耀。
因为他们一旦承认,就代表着他们的一无是处。
可是因为言晏和嬴政的威势太大了,又将一切罪责丢到了楚王身上,让他们无法再抹去楚人曾经的功绩,楚王的话也只是楚王的话,不再代表整个楚国,楚人。
当嬴政和言晏代表秦国和并州承认楚人的功绩和荣耀,为楚人正名的诏书传到了楚国之后,整个楚国陷入了一片沸腾。
无论是被占领的楚地还是未被占领之地,所有楚人都放弃了对秦国和并州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