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三十六门大炮同时开火,对付北洋兵一个协的二十七门炮已经足够了。
北洋兵一个镇,才只有54门大炮。三个炮营,每营十八门75炮。这些炮还都是1903年前的老式德国炮。
而宋有鱼在青岛德军仓库里拿的可都是1908年才出厂的新款炮。比北洋兵现用的75炮要先进一些。这些新一代的德国75炮,比老款的重量轻、机动性高,射速、射程也比老式炮要快、要远。并且据特战队侦查回报,周符麟虽带了一协的兵马。火炮却只带了一个营,即十八门炮。
再要对比单兵火力,北洋第六镇同样要落后一些。北洋兵虽说前两年换掉了夏曼利步枪。可现在装备的也只是德国1988委员会步枪。比起民卫军的G98毛瑟步枪,也是差了一代。
重机枪到是相同,都是马克沁重机枪。可数量上就比不过民卫军了。民卫军一个连装备了九挺重机枪。北洋兵一个哨只有三挺重机枪。更不要说民卫军每个班,还装备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
近战火力,民卫军每个士兵配有五枚德国长柄手雷。北洋兵现在对这一块还不是很重视,手雷也有,但不是士兵的标配。作战需要时才配发下去使用,数量也不是太多。
可以说,在武器装备上,民卫军完爆现在的北洋军。当然,一场战争的胜利,人的因素也很重要。特别是二战以前的战争。只要战术得当,士兵勇猛,作战时赢面就大。
如前几年的日俄战争。可以说日本的胜利就是拿人命堆出来的。一个高地,日本人以牺牲五六万的士兵为代价,采用猪突战术强行拿下。
也不能嘲笑日本人的战术笨。当时世界上那几个强国,在战争中也同样是采用的波浪排式进攻。
这和当时战场上的武器投送密度有关。这种战术,一直到几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铁丝网、战壕加重机枪的组合出现,双方士兵在密集的火力面前,采用排式进攻,造成大量的士兵死亡。到了一战后期,新的散兵进攻方式出现,才结束了士兵的排式、密集波浪进攻的方式。
现在北洋兵的技战术就是日本教出来的,也有一些德国教官。但主要以日本教官为主导。
所以,在制定战术时。民卫军司令部充分的考虑了这一点。特别是前期的防守,采用了两道战壕。战壕前虽没有铁丝网,阵地前的射界却清理的很干净。阵地上的机枪阵地,也是按二战时的方式布置的。现在又没有坦克,在民卫军合理密集的机枪阵地前。就看北洋兵的冲锋勇气了。
这边民卫军已做好了准备,那边伊川的四千多北洋兵也即将发动进攻。在伊川耽搁了几天是因为炮队走的慢。本来周符麟想不等火炮就进攻的,可探子回报民卫军有数目不少的大炮。为了稳重起见,周符麟决定还是等大炮上来后再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