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莽森森,生产力有限,收获难以预期。但收获再多黎峒不会干涉,再少汉人也不能反悔。说白了这和后世的赌石有点相似之处。
康熙五十年,一个叫吴十的人进山发黎山,收获颇丰,哪知道往琼山县运输的途中消息传出去却引起了巨大轰动,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无数人垂涎三尺,甚至儋州知州、临高知县都跳出来想截获这一批花梨。
“儋州知州?祖觐扆?临高知县又是谁?”张石川皱了皱眉,祖觐扆可是四十六年就任儋州知州了。
“儋州知州正是祖觐扆,临高县令当时是樊庶。”
“嗯。接着说吧。”
“是。”邢克善又接着说了起来。
吴十辛辛苦苦的收获了这么多黄花梨,上符合朝廷律法,下又守了黎垌的规矩,本来是合理合法的所得,自然不肯拱手让给官府,于是就集结黎人对抗官军,击溃了来抢黄花梨的官军后带着木头返回大山中藏匿了起来。
两地以激发民变为由,报到上宪,琼州府拍五营兵讨伐,哪知道吴十有黎人的保护和支持,依托地形把五营兵打了个灰头土脸,结果这事一拖就是三年,直到五十三年朝廷派钦差下来安抚,答应从前之事既往不咎,吴十才出来投降。
但是,吴十造反三年,最终一抚了之,但花梨财富仍未处理,而是继续藏匿在大山之中。
五年后,邢克善机缘巧合得到了这批黄花梨的下落。黄花梨虽然是硬木耐腐朽虫蛀,可是经年累月的丢弃在山中任凭风吹日晒雨淋,时间一长也会损毁。
与其如此暴殄天物还不如拿出来变卖成银子换取一些黎民急需的物资散给山中的黎民,邢克善本就在黎民中破有声望,走了几趟,得到了众黎垌的支持,故而想把花梨运出山去。
因为有吴十的前车之鉴,他没敢把这批黄花梨往被运往海口,而是往南准备从崖州装船,哪知道绕开了儋州和临高一路,却又跳出来个崖州知州董桓祚,董桓祚得到了消息之后大手一伸:见面分一半!
这些花梨是准备换钱分给众黎垌的,怎么能让董桓祚白白拿走一半?但是和吴十不同的是邢克善有功名,是读书人,懂法!
他看重自己的身份,并未如吴十般简单地“纠黎抗拒”,而是在皇朝体制框架内依法维权,动员群众上诉,揭发知州任内诸多劣迹,还涉及其他“污点人物”。
这些控告显然有力,邢克善知道要害,证据确凿,董桓祚不敢在体制框架内接招,只有出阴招指使关系人动武,哪知道没打过人家,灰头土脸的被扁了回来。
于是董桓祚又上报到琼州府,后面的事张石川就知道了,他不在,卞之纶派兵征讨,又让人扁了回来,还抓住了方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