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否一行马不停蹄,两天后便抵达了高密县。
自进入高密县地界,问及郑玄,于路的牧童樵夫猎户及贩夫走卒无不争相指路,所以没费太大波折,袁否一行便找到了郑玄所居的郑公村。
一进郑公村,袁否便看到村口有一颗数人合抱的百年古松,古松虬枝横出,树干上布满了龟裂的枯树皮,仿佛在向世上诉说着它曾经经历的无尽苍桑。
百年古松下,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跪坐在蒲席之上,娓娓而谈。
在老者四周,如拱星拱月般跪坐着数以百计的儒生,侧耳聆听。
史载孔子讲学,最盛时有数千人听讲,对经袁否是非常怀疑的,因为几千号人围坐在一起,就算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孔子的声音也不可能传达外围,孔子不过一介书生,没有张飞那样的大嗓门,外围的学生听个蛋
以袁否估计,能有几百人听讲就不错了。
然而,在看到了眼前这一幕之后,袁否却开始相信,孔子讲学的盛况许是真的。
眼前围坐在老者四周的儒生纵然没一千,却也不会差太多,袁否粗略的数了数,少说也有八百人,古有三千弟子听孔子传道,今有八百士子听郑玄授业,郑玄老夫子还真是不让孔夫子专美于前哪。
郑玄讲的认真,士子听得更认真,竟没人注意到袁否的到来。
徐盛蹙了蹙眉,当时就要上前打断郑玄授课,却让袁否给制止了。
袁否制止了徐盛的无礼举动,然后翻身下马,恭恭敬敬的走到人群最外围席地坐下,跟着认真的聆听起来。
郑玄的声音有些低沉,却极具穿透力,袁否虽在外围却仍能听清。
却是巧了,郑玄正在讲解的正好是尚书,袁否便命徐盛打开包袱,从里面翻出了之前在庐江时候印刷装订成册的郑注尚书,这册郑注尚书,用的是蔡侯纸,雕版的却是马钧,所以印刷质量非常好,可谓精美。
旁边的儒生手里拿的都是竹简以及木牍,袁否却捧着一本印刷精美的纸质书册,两相比较,真是高下立判。
不过周围的儒生都在认真听讲,竟没有人注意到。
袁否这一举动,当真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白瞎了。
郑玄足足讲了一个时辰,始才停下小憩,袁否便收起书册,上前拜见郑玄。
“学生袁否,草字显责,拜见郑老夫子。”袁否按着学生礼,向郑玄大礼参拜。
如今的袁否在士林中间可谓是名闻遐迩,听闻是袁否当面,郑玄也起身长揖回礼,不管怎么说,袁否都是袁氏子弟,而袁绍如今却是冀青并三州的主人,郑玄虽然超然世外不问俗务,却也不敢太过托大。
有贵客到访,郑玄便命士子们散去,然后将袁否等人引入了草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