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正殿内,长史董昭向前一步,拱手进谏道:
“自古以来的臣子中,未有如丞相这般功勋赫赫者。纵是昔日周公、吕望,亦难望其项背。丞相呕心沥血、披星戴月地辅佐汉室三十余年,扫荡四方贼寇,为百姓除害,汉室江山才得以延续。如此赫赫功勋,岂能与诸臣宰同列?丞相合该受封魏公之位,并加赐九锡,以彰显其盖世功德。”
侍中荀彧闻言,不由皱眉,他站出身来,反驳道:
“董长史此言差矣。丞相本以义兵起事,旨在匡扶汉室,理当秉持忠贞之志,恪守谦逊之节。君子首重德行,而非以权位。若丞相因此受封高位,加赐殊荣,恐有违其初心,亦非君子所为。”
荀彧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众人皆默然。
曹操听闻此言,脸色顿时大变,阴晴不定。
董昭却振振有词地反驳道:“岂能因为一人之私念,而阻挠众人之期望?”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呈上表章,请求尊奉曹操为魏公,并赐予九锡之礼,以示尊崇。
荀彧见状,不禁长叹一声,心中满是无奈与失望:“我不想今日见此事!”
曹操见状,对荀彧的态度深感不满,心中充满了怨恨。
他认为荀彧没有站在他这一边,没有全力帮助他。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风卷残云,天寒地冻。
关羽坐镇江陵且屯有重兵,致使曹操只得熄了吞并荆州的心思,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富饶的江南,决心挥师南下,一展宏图。
此时,曹操仍然对荀彧心存芥蒂,于是下令让荀彧同行。
然而,荀彧早已洞悉了曹操暗藏的杀心,为了苟活,他佯装身患重病,选择在寿春养病。
数日之后,曹操派侍从给荀彧送去一盒饮食。
盒盖之上,曹操亲笔写了一个大大的“封”字。
荀彧谢过侍从,待四周无人之际,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
然而,盒内却是一片空荡,什么也没有。
但荀彧却很快领悟了曹操的用意。
他轻轻地笑了,笑得很悲凉。
荀彧很早便追随曹操南征北战,为曹操出谋划策,也举荐过无数英才,为曹操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
当初,他之所以选择投效曹操,最大的原因,便是希望曹操能够成为那个匡扶汉室的英雄。
而曹操也算争气,三十年来,他一步步攀升,权势日盛......直至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随着曹操步步高升,匡扶汉室的希望却渐渐变得模糊,甚至遥不可及。
荀彧并非愚钝之人,他早已看穿了曹操内心的真实面目。
但即便明知如此,他仍心存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自己的智慧与努力能够唤醒曹操心中的忠诚,让他回归到一个本分守己的汉臣身份。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