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解着如何建立“代用券”信用的时,吴吉玉的脸上没有一丝的得意之色,在某种程度上,“代用券”就是放大的“公司券”,都是由“企业”发行的,供局部流通使用的代金券,并不是在大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和普通银行纸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至少在某种理论上是如此,只不过,在适当的时候,“代用券”可以发挥“流通货币”的作用。
连刮了几阵西北风,村里的树枝都变成光胳膊。小河边的枯草也由金黄转成灰黄,有几处焦黑的一大块,那是村里的顽童放的野火。
冬日里难得的一个艳阳天,在镇子边的训练场上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而在人群中间则不停的传来一阵阵口令声,那是人们凑着热闹观看民团的训练,而在镇口也几个上了岁数的老人,与大多数男丁穿着的两尺半的灰布军装不同,他们还穿着破夹袄,拱起了肩头,蹲在太阳底下捉虱子。
与平日里不同,今个赵建梁并没有穿上那件两尺半,团兵三年才发一件军装,扛着满满一裤袋粮食的他,并不想把那件两尺半磨烂,所以才穿上了破袄,扛着粮食来镇子里卖粮食。
“卖了粮食,买几尺洋布,给三小子添件衣裳,别老拾着老大老二的衣裳!”
想着媳妇的叮嘱,赵建梁那张黝黑的脸膛上露出了笑来,今年年景还成,更重要的是租子降了下来,租子只要交三成七五,往年秋粮可是要交五成的,不仅如此,管专员还派出了三七五租佃委员会,在各县乡进行清查,他肩膀上的这袋粮食,就是委员会罚梁老爷家的,谁让梁老爷家预收地租来着。
“这日子,总算是有盼了……”
心里头这般寻思着,赵建梁脸上的笑越来越浓了,人乐呵着扛着粮食,他便直奔着合作社走去,合作社是政府办的,过去没几个人信什么官府,可现在,就是山沟沟里的人都知道,粮食、棉花卖给合作社,一准比卖给粮商、棉商卖的价高,人家可没有丰年压价的事儿,而且人家还不在斗上做文章,这扛着粮食不卖给合作社,难不成还卖给那些黑了心的粮商。
“要不明年,咱也入社?”
想着当初乡长逼着大家伙进合作社,赵建梁这会倒是动起了入社的念头来,这入社可是能从社里借钱买种,可比从财东那里拿高利贷好多了,虽说现在高利贷降了息,可毕竟还是高利贷不是!
要不回家和婆娘商量……就在寻思着的功夫,赵建梁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
“乖乖,这咋这么多人……”
还没看到合作社的牌子,便看着那街上挤满了排成队的人,有汉子也有婆娘,人们不时的翘着脚尖朝合作社那边看着,甚至人头涌动的朝里面挤着。
这是咋回事?在赵建梁试图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时,便听着那边传来一阵喊声,
“乡亲们,别挤,别担心,合作商店里所有平价货都是敞开供应的,保准谁能都买着……”
平价货?平价货是啥?
“才从村里来的吧!”
正当赵建梁摸不准怎么回事时,便听着路边酒馆门边站着戴着瓜皮帽的老板说道着。
“卖粮食?去合作社卖吧,别要大洋,就拿那个合作社印的代用券,到合作商店里买东西,价钱便宜啊!一匹白细布才9块……”
“啥9块!”
睁大眼睛,赵建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九块钱!
“可不是,这镇子上的老王家、老刘家、还有宋家,都快给合作商店挤兑死了,九块钱,比他们进价还便宜,这不,大家都拿粮食换了代用券去买东西那……”
手指着只见那边并不算大的合作商店门边,依然是一片人头攒动之状,人们像是生怕晚了就买不到了似的抢购着各种商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