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替老夫写一封奏折,向圣上和圣后谢恩吧。”见到儿子不知所措的模样,杨綝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沉声吩咐,“不要直接送入皇宫,走有司,一级级从朝堂上递。另外,咱们杨家受了圣上和圣后如此大恩,不能不做任何回报。你主动请缨,去张仁愿帐下效力,为朝廷征讨突厥。老夫身子骨还硬朗,身边有你的儿子和女儿就够了,暂时还用不到你!”
“是,是!啊——”杨矩连连点头,随即,大惊失色,“阿爷,您是说,让我辞了万骑营都督,去朔方军效力?那张仁愿帐下,人才济济,哪里有我的位置?”
这话,问得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万骑营都督只是四品武将,官职不能算高。但是,万骑营都督,却肩负着保卫皇宫的职责,权力极大,地位也极为显赫。凡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除非犯了错被贬谪,否则,外放出去,至少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而张仁愿本人,才是大将军,怎么可能再有一个大将军做下属?
“万骑营里,更没有你的位置!”杨綝是何等的老辣,立刻猜出自家儿子,是舍不得万骑营都督所代表的远大前途,竖起眼睛,厉声呵斥,“就凭你这点儿城府,做万骑右营都督,早晚稀里糊涂丢了性命!你去张仁愿那里,即便不能做个从三品将军,至少能做一个四品长史,为他督办粮草军需。只要老夫一日未死,你这个长史就做得舒舒服服,张仁愿也无后顾之忧。”
同样是正四品,朔方军长史,前途可比万骑右营都督差得远了。为了讨好皇帝连送女儿做嬴,远嫁吐蕃之事都能做得出来的杨矩,岂能甘心?然而,在父亲杨綝的积威之下,他却不敢硬顶,只好先委委屈屈地答应了一声“是!”,然后开始在心里琢磨如何才能让杨綝收回成命。
“我朝之功,最重莫过于开疆拓土。秋天征讨突厥一战,张仁愿筹备多年,根本没有打输的理由!”将自家儿子的表情全都看在了眼里,杨綝又叹了口气,低声解释,“你去张仁愿那边,哪怕只做个管粮草辎重的长史,有了这场战功,也能能直接封侯。如此,便又能保证咱们杨家二十年富贵。但前提是,你不要在朝堂纷争之中,胡乱站队。”
顿了顿,他又继续补充,“你别觉得,老夫一死,你至少是个开国郡公,比开国侯高出许多!继承父辈余荫来的爵位,哪有自己挣来的硬气?你看程家,三代国公,依旧拼了命,在瓜州沙二州,替朝廷屯田。而那秦家的孩子,读书一个比一个用心,今后少不得要出几个进士。你再看看褚家,当年也是数得着的门第。而如今,褚家子侄,想要做官,却得靠溜须拍马,仰人鼻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