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电话,第二天我和曹楠把打更的事和黄毛两人说,两人一致同意让我们去。
说孟冯曹三家先祖既然在这里守陵百代,肯定会布局一些东西,但他们也不会想到,后世会出现时钟这种东西,导致打更成了多余,渐渐的更夫这一行没落直至消失。
打更,肯定有深层次的讲究。
否则没道理曹家世代出打更人。
得到他们的点头,我和曹楠终于不再迟疑,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当然,主要是曹楠准备。
他从小就受到他奶奶教导,打更人需要哪些东西,如何打更,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就差实践了。
晚上天黑后,我才知道打更是怎么个打法了。
先,按照曹楠他奶奶交代的,打更自古就是两个人,防火防盗驱鬼,一个人太容易遭袭了,必须有个人照应着。
而且报时的并不是金锣,而是竹梆,就是一节竹筒,锣槌敲在上面,出“笃笃”的声音,不大,却能传出去很远。锣是报警和驱鬼用的,只在报时之前敲和遇到突事件时敲响。
“竹梆报时,金锣鸣祥”,意思就是,竹梆报时,金锣保平安。
除此之外,还要一个麻布包和一盏马灯,马灯是用来照明的,布包里面则是放纸钱、香、蜡的。
比电视剧里面放出来的更夫行头和讲究更多。
冬日的夜晚总是来的特别快,六点钟天就已经黑了。
按照传统,晚上七点就是第一更,乡里早早的关门闭户,外面没人,最近乡里不太平,晚上总出一些诡事,虽然没闹出人命,但也吓坏了不少人。
晚上七点,我和曹楠准备出门。
我提着马灯,挂着麻布包走在最前面,曹楠左手拿着竹梆,下面吊着金锣,右手持锤,敲响了落更锣。
所谓落更锣,就是报时之前敲的,起警示作用。
“咣!”
金锣一声金鸣,隔了几息,曹楠又敲了一下竹梆,“笃”的一声,再唱道:“一更天,寒潮来临,关门关窗!”
声音依然不大,但尾音却有点长,传出去老远。
打更、报时和唱更可不是乱来,声音和节奏很有讲究。先就是要传得远,听得清,但又不能太大,不能惊了人畜,还要根据环境来,起风了、下雨了,声音又是不一样;分寸之间就能看出一个打更人的功夫到不到家。
之后走了大约百十来步,曹楠又敲响了一声竹梆,继续唱道:“一更天,关门关窗,小心火烛!”
现在是冬日,主要提醒的就是关门关窗,防寒防冻,如果是干燥高温的夏天,则应该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之类的。
总之,关门关窗防盗,小心火烛防火,金锣鸣金驱鬼。
驱鬼也有讲究,如无意外,只有落更和收更之时才敲,也就是说报一更只响两声金锣,分别开始和结束的时候,中间只敲梆,不敲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