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十二夜,蔡京、童贯、梁师成三位突然来访,让我有点意外,便在东宫府邸大堂接见了三位,待简单的行礼毕,我便试探道:三位大人,今晚携手来此,不知有何贵干?因为跟三人比较熟悉了,也彼此深入交流和沟通过,所以就单刀直入,不必遮遮掩掩了。
师和童太尉还有点顾虑,那下官就直接说了,今日皇上在朝会之后,言明下月二十八要南巡之事,不日将昭告天下圣驾南巡之事。具体随驾人员和朝务处理之事待议,下官等感觉此事事关太子,并一道前来向太子爷汇报此事。
听完梁师成的话,我也是感到意外和惊讶,按历史走向来说,老爷子南巡应该在金兵逼近京师之际,才匆忙让位及南巡。此时南巡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和意外。到时既然都已经下诏,我想这事也就定了,接下来我该如何做呢?针对这一个突发情况,我也被一下子打乱了部署,并反问道:诸位以为本太子如何应对父皇南巡之事为好乎?
毕竟蔡京跟了老爷子几十年,深知老爷子为何此时南巡的用意,便微笑道:启禀太子爷,老臣以为这对太子来说是好事,今日朝堂之上有大臣提及皇上南巡如何处理政事,皇上已经明确朝务处理之事后议,既然是后议那就是还没有定,太子爷又机会隆登大位也,或许皇上也正有此意,只是没有朝臣提及而已。不知梁太傅、童太尉认为如何?
童贯也是微微一笑道:蔡太师跟随皇上多年,对皇上之圣意,蔡太师素来了解。要是太师此般判断,下官以为亦是**不离十也。自杭州开始,下官就一直佩服蔡太师之能力和预见之明。此时梁师成也附和说道:童太尉所言甚是,蔡太师深知皇上心思,皇上每每遇到不解之事,唯有蔡太师可以为皇上解忧也。刚才童太尉之言,更让老臣深刻体会到蔡太师心思之缜密也。
对于三人的言论,我也不好表态,毕竟此时说啥都是多余的,要说赞成吧,似乎在争夺皇位,要说推辞吧,那也太假了,毕竟万人之上的至高权力没有人不期待,就看他们接下来是如何的意思。
见我沉默不言,蔡京也已经明显感觉到我的心思,便继续说道:启禀太子爷,今日垂拱殿之所以众臣不提及朝务之事,一来是皇上已经明确表态后议,二来下官等身份也不合适,这毕竟关系到皇上之大位,身为臣子亦不能在此刻进言禅让之事。我听蔡京这么说,只是微微一笑,随手端起茶杯以喝茶掩盖尴尬,毕竟这老家伙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果然不愧为人精,能让老爷子对其受宠几十人,还真不是盖的,确实有点本事,至少对人性的把握我,不得不让我佩服。
此时梁师成也有所顿悟,便直言不讳的问道:蔡太师所言甚是,既然蔡太师认为我等目前的身份不宜直言,那蔡太师想必已经有合适的人选来捅破这层窗户纸了?这招够狠,直接将蔡京架在火上烤,蔡京微微一怔,这老小子也不地道啊,我们都是一起的,你就这样坑队友,当着太子爷的面,让我难堪,要说我不知道吧,那太子爷对我咋想,要说出来吧,以后万一出了事,这个黑锅还得是我蔡京背啊。想到这里也就认了,谁叫我遇到这个猪队友呢,随即便在心中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梁太傅既然如此问了,虽然下官还没有完全想好,但是下官感觉此事国子监的监生出来说最为合适,其一国子监乃我朝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其监生遍布全国各地,掌握着我大宋亿万民众之管辖之权,由于监生提出可间接反应了百官之诉求。其二我朝素来与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以文为重,本身就有纳谏制度,而监生的纳谏更容易得到皇上的重视,毕竟这也是民意,民意不可违也。其三下官早就听闻国子监监生陈东为监生领袖,其言行颇为传统和正直,深得监生推崇,让陈东提出亦能代表全体监生的整体态度和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