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六月二十七,我召集了检校太傅梁师成、执政兼御史中丞赵野、执政兼尚书左丞张邦昌三人在皇宫宝文阁欣赏古籍字画,这便是大宋重文的传统,虽然我对文艺方面兴趣不是很大,也不是刻意要往老爷子喜欢的方向发展,但是考虑到随波逐流,偶尔也是要做做样子,在这个关键的军事、经济等改制时刻,稳住目前朝廷的人心及天下读书人的心,也是我这个皇上目前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此时我手拿一本古籍坐在玉案前对三人感叹道:三位爱卿,每当朕到此,便想起了在杭州的太上皇,转眼间太上皇已往南方近一个月,真的是景物依然,人物全非也。三人听后也是唏嘘不已,都在感叹时光的飞快,转眼间已然已经是另外一朝,之前还都跟太上皇在此地雅集,彼此享受着君臣之乐,现在已经都是过眼云烟。
见三人也在感慨之际,我便话锋一转道:诸位爱卿对朕最近之新政有何评价?对于我突然提出的这个问题,三人都是面面相觑,不知我的用意何在,我也是装作没有看到他们的疑问,片刻后御史中丞赵野先回答道:启禀皇上,目前御史这边还没有接到具体的奏章,皇上的新政都乃是利国利民之举,臣相信御史官们也都能够看的到,只是最近听说国子监的监生们好像在酝酿着对朝廷重臣的弹劾。具体情况臣还没有了解清楚。
听说国子监的太学生们要对朝廷重臣进行弹劾,我也是心头一紧,现在正是朝廷改制的关键时刻,希望这些所谓的正义之士不要给朝廷出难题,毕竟现在还得用这些前朝大臣来稳住局面,而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和锻炼的。而梁师成则心里颤抖了下,毕竟他的名声在京师确实不咋滴,张邦昌倒是一脸淡定,毕竟他除了之前对金国坚持和平的主张以外,其他倒没有给这些监生弹劾的理由。
赵野说完,尚书左丞张邦昌也接着反馈道:启禀皇上,朝廷三省六部及众多衙门这边也是风平浪静,跟平常没有大的区别和异动,只是有些官员在私底下议论,对朝廷最近在军事上、经济上所采取的改制措施说法不一,但是臣以为也非常正常,毕竟之前朝廷推出的每个政策,都有不同的说法和看法。
此时梁师成由于内心的对太学生弹劾的担忧便略带情绪说道:皇上,臣以为朝廷应该对那些私底下议论朝廷政策的官员给予训斥和惩罚,所有的改制措施都是经过朝堂上皇上和众臣的一致商议决定,朝廷的方针大政且是儿戏乎?还有他们懂啥治国之道乎?
面对三人的不同说法我也只是微微一笑,便安慰梁师成道: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吗,对朝廷的政策下面有些看法和议论,朕认为也是正常,毕竟是新政,多点不同的看法也是督促朝廷在制定、政策执行的过程更加透明化,只要朝堂上君臣一心,下面严格执行落实,待新政结果出来,是好是坏到时将一目了然也。谈起这个,朕今日还有一事征求下三位爱卿的意见,那就是朕自登基以来,权知开封府尹这个职位,朕想诸位爱卿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才给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