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节出兵之前,使出心腹先去了昭化坊报信,告诉杨复恭他念着前恩,让杨复恭主动逃离长安城。
李顺节当然不是念着前恩,而是有感于兔死狐悲,而且做了大官之后,也学会了笼络人心和避免名声被诟病,毕竟他曾经是杨复恭的义子。
杨复恭听说皇帝要捉拿他,罪名是图谋造反,不由气的大骂昭宗忘恩负义。
事实上,杨复恭没有造反之心,只想着官复原职即可,他一个太监,造反之后又不能做皇帝。
有了通风报信,杨复恭不甘心的激发了愤恨,立刻使人跑去知会神策军的支持者,妄图真的造反,兵变迫使昭宗退位另立。
结果,只有玉山军使响应了杨复恭,其它的支持者都抉择了观望。
玉山军使也是杨复恭义子,闻讯带着数千军力来到昭化坊外,与迟缓而到的天威军狭路相逢。
李顺节一看立时火冒三丈,他已然给了杨复恭逃走的机会,两军对垒,玉山军使指责李顺节忘恩负义,后果不得好死。
李顺节憋火之极,下令进攻,两军在昭化坊外展开了厮杀。
杨复恭的家兵也冲出参战,只是李顺节颇能治军,麾下将士战力强过玉山军。
李顺节不愿倾力火拼,他压下憋火,还是希望杨复恭能够见机走离,结果双方的战斗成了少数人角斗,大部分在后观望的‘实战军演’。
从上午一直斗到午后,大明宫等候消息的昭宗耐不住了,命令孙揆出击。
孙揆率领三千军力离开大明宫前朝,浩浩荡荡的奔向了昭化坊。
有眼线飞报李顺节,李顺节大喊:“孙大人率军来了,尔等还不归降吗?”
杨复恭也明白了李顺节的用意,见其他的旧属不肯来应,只好含恨撤离,与玉山军一起撤离昭化坊,去往通远门离开长安城,逃去了兴元府。
孙揆抵达,自然是扑空,向李顺节应付性的恭贺几句,一起去往了大明宫交差。
杨复恭逃离,昭宗例数杨复恭的罪过公布朝野。
传旨罢免杨守亮山南西道节度使官职,罢免杨守贞武定节度使官职,罢除龙剑节度使,剑州和龙州重归东川节度使治下。
同时任命孙揆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府招讨使,天威军使李顺节为招讨副使,率军三万出征。
传旨洛阳留守韦昭度兼任武定节度使,兵部郎中王文清外任洋州刺史,兼任武定军行军司马,金城军使为东面招讨副使,出兵进攻洋州。
这一次昭宗命令金州出兵,顺势让李顺节也参与夺取兴元府,毕竟杨守亮的势力强大。
长安城发生的事情,附近的藩镇自然能够很快获知,李贤及时飞告。
金州获知,一面飞告川南,一面议论该如何应对,二伯父力主响应朝廷命令,否则会被朝廷抓住把柄讨伐金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