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秘书少监也就是秘书省的副长官,而秘书省职责就是掌管国家典籍图书之事,说句不好听就是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的任务。虽然秘书少监也是一个从四品的官员,然而这个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但好藏书万轴,如果好学之士进去,都是如鱼得水。王画也很想去,正好喜欢看书,还有现他想低调行事。里面都是一个大隐于朝的机会。
可这也是他想一下,李显也不会同意,如果那样做,估计都有大臣进谏了。
还有一个职位,那就是昭文馆学士,这是一个五品上的职位。也是一个冷门的衙门。
其实后来人们加熟悉唐朝的是翰林院学士,不过翰林学士由来还要到后面几十年,后是玄宗设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后来又因为中书事务繁多,文书壅滞,又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到开元二十六年,才改翰林供奉为翰林学士。演变到后来,因为翰林学士与皇帝经常得以亲近,权利越来越重,被称为内相。
有争议的就是李白的供奉翰林是不是翰林学士。肯定不是的,翰林供奉与供奉翰林是两回事,玄宗四年前重组后已经没有了翰林供奉之职,如果李白是提前四年做了翰林供奉,也可以大胆地说一句,等于是翰林学士。这一个颠倒,两种性质了,而这个职位没有草诏掌内命的权利,说白了就是一个玩官,陪皇帝开心的。
翰林学士本身也没有官品,他们的官品是朝堂上另一个职位,从六部尚书到校书郎,只要有学问皆可以得选。
除了翰林学士,还有一个集贤殿学士,这也是中书省主管的一个部门。可同样也是玄宗时设立的,现还没有出现。
李治病重时,唐朝又设立了一个北门学士,这是因为武则天深居内宫,不能很好的驾驭国家政权的产物,这些学士等于是武则天智囊。不过随着武则天登基后,这个职位再次冷落下去。
昭文馆就是原来的弘文馆,因为李显避太子李弘的名讳刚刚改名的。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还有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不过学生人数很少,都是皇族贵戚与超品高官弟子,还有校书郎,掌校典籍。但朝堂上有制度沿革与礼仪轻重时,昭文馆学士可以参议。
还是一个闲职,不过比原来的秘书少监实质的权责稍微大一点。
看到王画这份坚持后,大家再次哭笑不得。
不过没有办法,王画总要安排下去,只有安排了王画,才能决定血营何去何从,不然血字营军队一天不撤离洛阳,也是朝廷的一大心病。
后李显也啼笑皆非地下旨,让王画先担任昭文馆学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