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自始至终没有提李旦的名字,但心中有数。而且韦氏所说,也让李显担心起来,他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陛下,你再想一想,如果没有三思顶力相助,你的皇位有今天这般牢固?他与这两件事都没有关联,虽然滑州一案中他为交手的地方官员牵连,但对陛下还是有大功的。现有功不赏,反而因为某人的精心安排,将三思贬放到外地,岂不是正中了某人的圈套?所以我说王画想法只是治标,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我该怎么办?”
“简单,继续追查刺杀王画一案,与谶言一案,到底是谁做的,勒令百姓禁止传播谶言,同时下诏朝堂上不准再弹劾这两件事,避免继续纷争下去。至于处执,真相没有大白之前,不对任何大臣进行处罚,以免误伤真正的良臣。”
除了禁止传播谶言外,其他的彻底颠覆了王画的提议。
这是韦氏刻意地蒙混了两个不同的概念。韦氏的说法只是针对两件案子的本身,因为无罪,所以不能处罚。王画的说法却是根源,他并没有说为了案件而要将几个大臣惩戒一下的,而是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国家的利益,党争发展到了已经影响国家机器运转的地步。所以略作惩戒。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立场,所作出的不同处理方法。
但韦氏的说法很有诱惑力,李显现还真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武三思对五王掣肘,五王与老四会不会将他这个皇帝架空了。因此沉吟起来。
其实这又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想要将五王架空,让国家机器的实权落他们手中,是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对他们掣肘。但不一定非要武三思,相信现的许多中立之臣,包括变成老好人的魏元忠、失望的宋璟,以及还没有完全脱胎换骨的张嘉贞、魏知古,以及王画等等许多人,他们都不愿意朝廷落五王手上,让他们随意地废立。而且他们才是真正想唐朝变得加强大,本身作风端正的臣子。
但这要有一个前提,重用与信任,光给了重职,不重用不听建议不行,就象老魏一样,所以老魏心灰意冷,即使他现是宰相级别。
可韦氏不会让局势这样发展,如果将大权交给这些直臣手里,她还有实现野心的机会么?所以日夜李显耳朵边挑唆,造成李显一个想法,他现离开武三思就玩不转了。
第二天李显早朝上将这道圣旨一宣布,可想而知,引起多大的动荡。居然连这么严重的谶言,皇上都不管不问。除了武三思一党俯身附和,说皇上英明。其他的所有大臣,不管是不是与五王派系有关的,全部伏下,请求李显收回圣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