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砸场子
王画不知道天津桥外,有一个人为他晨风中屹立。
进了大殿,群臣上奏,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王画也进奏了,但听取了朱仝的意见,说得轻描淡写。颇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逃户增加,吞并土地严重,买卖人口现象繁多,武则天时就越演越烈。象驻守西域的大都督郭元振还做过人贩子,可老武却宽郝了郭元振的罪名,相反因为他写了一道《宝剑赋》,反而加器重。
不过也不是只有王画一人知道自从去年秋冬以来发生的事。将殿中大臣数一数,至少有一半人或多或少听到了一些消息。但因为这个问题积累日久,人们对它都淡漠了,忽视了它的严重性。即使有人认识到严重性,可马上夏粮就要收获上来。
棉花的种植,并不耽搁夏粮的收成。而武三思死后,的权力真空谁来填充,才是主要的。
还有一点,造事的罪盔祸道不是普通人,参与这些事的都是唐朝的精英,比如各大世家,兴庶族,王公大臣,就是老武意气风发,也只打击了一部份关陇世家。现老武临死时都回归了传统,不用说是李显等君臣。
如果真要按王画所说的,将这件事公开地揭开,将会掀起轩然大波,就是宋璟面对这个课题,都有可能退却。或者他也认识到事态的危机,但现不是揭开的时候。除非发展到去年夏天的局面,也就是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才能让李显认识严重性。现说没有效果,反而空惑麻烦上身,不如不说。
王画说完了,大殿上一片寂静,没有一个大臣附和。王画也没有强谏,躬身退下去,不语了。
有些人略略感到惊诧,王画的表现很不符合王画一惯的风格。
他们不由转头朝王画看去,却看到他脸色很平静,就象一个万里无云,风和日丽下的湖泊。
知道事态发展的大臣,加不解。
他们不是对王画失望,以王画的“肆无忌惮”,只有认为想做的,不可能畏惧各个世家的。为什么王画这种作为?
李显却松了一口气,这个课题太大了,不要说别的,就是宗室弟子,也有一大半有这样那样的行为,比如象自己几个女儿,还有太平公主他们,不能翻开此事。
至于老百姓,他是和平天子不错,也不会象杨广那样对老百姓残暴,但不可能将老百姓放心上的。
这件事就些揭过了。
王画继续如常,而且户部里,除了真正过意不去的,他才与其他同僚发生争执,其他时候还是一个好好先生,因为进入户部除了打下杂的一些衙役外,百分之百的官员都比他岁数大,因此他对所有人都很有礼貌。那怕是一个小小的笔吏。
这让李显倒十分欢喜。
就这时候,太原王家来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