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虽然这样说,可他还是没有勇气大摇大摆的走过去。
在蒙古“隐忍负重”这些年,朱祁镇的急性子改了,不像之前那般狂妄自大,不长脑子。
虽然他嘴上说着自己是真命之人,天之骄子,但兵败土木,蒙古受辱,故国难归种种的事情都在告诉朱祁镇,他并不是真龙天子,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大明有他没他,都是一样,貌似离开了他,运转的更好了。
两个小太监也识时务,一直奉劝朱祁镇不要冒险。
朱祁镇生了一会气后,也就顺坡而下,为江山社稷计,自己不能以身犯险。
正如前文所说,皇帝之所以是皇帝,是因为身边围绕着军队与百官,一方控制全国上下,一方行治理的权力。
少了这两样东西,皇帝就不再是皇帝了。
而朱祁镇这个太上皇,葬送三军,又被蒙古所俘虏,在大明的名声几乎都败光了,若是碰到一个头脑发热的御史,将朱祁镇偷偷软禁起来,甚至更狠者,荒郊野外一杀了事。
想到于此,朱祁镇也没了冒险的念头。
朱祁镇知道紫荆关有把守盘查,那居庸关也一定有,对于盘查一事,肯定长久不了,自己应该忍住,六年都忍了,也不差这一时半刻。
朱祁镇有了想法后,就想着找个落脚的地方。
可他的画像满天飞,不能借住农家,更不敢招摇过市,没办法的朱祁镇只能躲在深山老林中,过起了野人般的生活。
比蒙古的日子还要差劲。
皇宫之中。
太皇太后亲临英武殿,召见大臣。
臣子们三两结对,进入宫殿之中。
太保于谦,文渊阁大学士李贤。
礼部右侍郎刘定之,正宗的状元郎,在正统朝曾上书治国十策,被王振驳斥论罪,等到朱见深即位后,刘定之便被捞了出来,出任礼部侍郎,这也是为礼部尚书准备的人选。
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在真正的历史上,就是杨善不费一兵一卒,将朱祁镇给接了回来,不过现在的杨善可不希望朱祁镇回来。
吏部侍郎年富。
都察院副都御史徐有贞。
成国公中军都督朱寿。
泰宁候中军都督陈瀛。
武阳候前军副都督石亨。
驸马都尉井渊。
锦衣卫指挥使朱骥。
指挥同知刘瑜。
…………
甚至还有一些半隐退的老臣也都自发前来。
英武殿中列队站着四十余名大臣。
孙太皇太后在后殿之中,正听着张保的汇报。
她脸有愁容。
为了大明,为了小皇帝,孙太皇太后已经做好了终生不见儿子的准备,一年一年过着,小皇帝也慢慢长大,朝堂局势也渐渐平稳,天下也被贤臣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个时候,太上皇偷跑回来了。
这所有平静的一切都要被打乱。
“陛下,陛下真的是这么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