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潼关,天居然晴了起来。
可是晴得不对,太阳明亮得都刺人眼睛,真正是碧空千里,万里无云。
王晙说道:陛下,此乃大吉之象。
大军一出,粮草来自青海,这就是开耕青年海的好处。从凉州到松州,一共开耕了近十万顷屯田。加原来一些耕地,使陇右成为唐朝的另一个大粮仓。但有种种弊端,运输的不便,只能自己消耗。就是运到西域,运费也十分高昂的,但从青海运向西域,成本必然比从关中运向西域低得多。养活十几万大军不大可能的,但提供几万军队的粮草供给,问题并不大。
武器与其他的物资,必须从关中运向西域,象前一段时间那样,大雨下个不停,也没有办法运输了。
王晙则是正宗军务监的产物。
此人是官宦世家出身,祖父官至岷州刺史,父亲王行果为长安尉,本人少年好学,为人豪放。咸亨三年中明经第,调清苑尉。一直没有升迁,后来朝廷设立了军务监后,去年将官印一丢,投奔军务监了。在唐朝不算奇怪的,唐朝的生不是宋明的生,大多数生仰慕班投笔从戎,再弱的生也时常腰里挂着一把佩剑,酒喝多了,会舞着剑一个酒疯,王晙的举动再寻常不过。
因为缺少将领,刘仁轨裴行俭以及其他一些诸将,平时皆抽一些空,教导这批学生。包括李威在内,都时不时前来授课。看到了王晙,岁数不到三十,相貌雄壮,气度威严,心中皆是十分欢喜。平时也有意无意地悉心教导,此次李威出征,顺便将此人带了过来。
除了王晙外,还有一个张仁愿,两次科举没有成功,于是今年改考武举。其人有文武才,立即脱颖而出,让裴行俭从诸多学生中选了出来,推荐给了李威。
但是将才或者李威所需的帅才,皆不好说,将这两人带出来,算是磨练。毕竟没有过战场,缺少了实战经验。也许在课常夸夸其谈,到了实战时,却能成为赵括马谡之流。
另外还有其他几人,都是军务监中的佼佼者,作为重点对象带过来培养的。
李威看了看四下,太阳烈,泥泞的道路只是两三天就晒干了。一些高处田地里的积水也蒸了,但前段时间雨下得大,低洼的地方,还汪着积水。庄稼一个个倒在泥泞中,枯萎起来。
叹了一口气,说道:太阳出来了是好事,就怕大涝过后又是大旱,那么关中情形不敢想像了。
那样的话,不仅是夏收了汤,秋收也没有指望了。
李威的担心很快成了现实。
关中受了重灾,没有敢耽搁,一路急行,到了青海,太阳一直火辣辣地照着,有的地方连地都晒得开起了龟裂。关中罕见的大灾害到来。就连广通渠的渠水,都因为百姓不停地引水灌溉,渐渐干涸,影响了船舶的航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