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卿所言极是。”
于是命宋九与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审卷。
不过殿试还没有开始,暂时不需要宋九帮助。
赵匡义又对身后小黄门道:“前往御史台,替朕传口旨,请诸位御史广开言路,公正言事,不以不能言而不言,不以所言而言。”
“喏。”
小黄门离,赵匡义也回宫。
卢多逊上前道:“易安,陛下对你万分器重,前程无量啊,今天晚上一定要于顺店宴客。”
“卢公,我骤升副相,心中戚戚不安,还是要低调行事,这样吧,端午,我于顺店宴请诸位如何?”
“行。”
开了一会玩笑,开始做事。
中书虽不及唐朝宰相权利大,可权利也不小,进旨拟草国家大小政务,宣奉命令,群臣兴创改划,中外无法犯罪,各种式事奏呈,除省、台、寺、监长贰以下,及侍从、职事官,外任监司、节镇、知州、军通判,武臣遥郡横行以上官员罢免任命,立后妃,封亲王、皇子、大长公主,拜三师、三公、三省长官必须要有中书册书才能通过,处分军国大事,颁赦宥德音,命尚书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节度使,凡告廷除授也要有中书的制书才能通过,文武官迁改职秩、内外命妇除授及封叙、赠典,须中书通过才能称为诰命,赐待制、大卿监、中大夫、观察使以上中书起草,皇上同意,知制诰复稿才能称为诏书,赐少卿监、中散大夫、防御使以下则是敕书,布告登封、郊祀、宗祀及大号令则为御札,赐酺及戒励百官、晓谕军民,则为敕榜。
也就是国家九成以上的大政令,皆与中书有关。
一般命令起草后送到门下,门下通过,才能执行,但因为在宋朝宰相皆行中书门下之职,所以呈给皇上后,由皇上审核,再由知制诰复草,这才由侍郎奉诏,舍人执行。但小的政务直接在中书门下解决了,它又叫堂帖。
皇上通过,知制诰起草的,才能称为册书,制书,诰命,诏书,敕书,御札,敕榜。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诏书或者圣旨。
还要分,大事奏禀得旨者为画黄,小事拟进得旨者为录黄。
所以一般大臣在下面做得很好,可到了中书后却是两眼茫茫。
但宋九在三司里任职很长时间,又在广南与江州担任过官员,即便在河洲,也要决策的,所以勘磨并不比他人少。
而他又下过江南,荆湖,广南与巴蜀,并且为农场的事,看过京东西与河东陕西河北许多地区,这种阅历连卢多逊都不曾有过。
于是看着奏呈,手起笔落,小事当场规为堂帖决策,交给沈义伦、薛居正与卢多逊审议,大事写上自己意义,分成两类,一为画黄,一为录黄,由太监递到宫中。
老薛与老沈皆是老好人,宋九有能力,于是将这些奏呈一起抱给了宋九,然后在喝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