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计策。.
若是用上中下区分,下策是现在就强行乘辽国孤儿寡母用兵,上策就是这个计策。
可是人生终有许多无奈,明明是上策,宋九却不能用,因此他只有采纳心中的中策。又说道:“可是臣细想后,认为不妥。养兵千曰,用在一时。养兵就是用来打仗的,非是用来抗议的。”
“抗议?”
“就是懦弱啊,让别人欺到头上,打是不敢打,那怕手中拥有无数军队,欺负的国家仅是交趾这样的小国,可不敢打,百姓又不服,那么怎么办,只有派使者抗议了。”
“谁这么做的……”赵匡义纳闷地问。
“……它是臣的一个比喻,”宋九不大好说,你的子孙以后就这么干了,最终将国家干完了,奇怪的是后来还有人不断地学习。
“但战争打多了,将士疲惫,又不堪用。这些年北方打了许多战役,将士有些困乏了。数次战役下来,辽国饱受创伤,各部纷纷反抗。我朝也未必好到哪儿,河北河东许多人家披麻戴孝,国家经济也渐渐变得困难起来。虽然不能畏战,最少要休生养息数年,国库与内库渐渐再度充实,才能发起更大规模的战事。再者,国家新得定难,人心未安,也必须经数年治理,那么定难不会拖累朝廷,反成了朝廷的一定助力,用兵把握更大一点。”
还有一条宋九未说。
这会花很多钱帛,当然,它比拼的就是破坏,然而这样做的话,辽国肯定是先吃不消的。
但赵普肯定反对,并且反对得正大光明。
有赵普拖累,前线将士人心不能统一,甚至根本都不能通过。所以宋九直接放弃。
“那么这个乌玄明……”
“这便是臣的第二个办法。”
“说说。”
“朝廷不能用兵,也不能让乌玄明立即被辽国歼灭。所以拨出五十万缗钱款项,提供武器与棉布棉衣,而且必须是一些真正军用武器。武器用来增加他们的实力,物资可以让他们来拉拢各部人心。其次就是西北……王家!”
王家可了不得。
辽国去年冬天失败了,萧燕燕恼羞成怒了,若是败给宋朝倒也罢了,怎么败给了一个小小的党项酋长。于是再度派一万多大军袭击丰州,又让王承美与折二击败,斩首两千多人,三千帐投降,追到青冢。
青冢就是昭君墓,在后来的呼和浩特附近。
与王昭君无关,若是从后来辽国疆域来看,东胜也在辽国管辖之内,也就是若将东胜等处划为辽国所有,王承美深入敌境追了六七百里。
当然,它现在有些复杂,对于夹山(呼和浩特附近的阴山地区)与以西地区,辽国仅是羁縻,不是太重视。
然而宋九敏锐地发现了它的战略地位。
但赵匡义有赵匡义的想法,此次大捷,赵匡义也赏功,以丰州刺史王承美为团练使,没细都大首领越移为怀化大将军,瓦瑶为归德大将军,耶保移邈二族首领弗香克浪买、乞党族大首领岁移并为归德郎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