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兵力还有点多,甚至一天就可以赶到中京。
就在辽国中京接到消息,耶律隆庆接到消息时,宋军已抵达到三肤河。
耶律隆庆疯掉了,辽国中京留守大臣疯掉了。
他们匆匆忙忙下令中京急备,没有办法分兵援救了,来不及了,来得及也不行,只要分兵,相信河对岸无数宋军就会渡过六州河,向他们发起猛烈的进攻,那个后果更糟糕。
第二天中午,就在辽国上下乱成一团时,曹玮兵临中京城下。
没有扎营,马上就发起进攻。
时间就是生命,这时候辽国中京兵力抽之一空,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一旦拖晚了,辽国派出大军来援,不怕他们来援,而是害怕他们保下中京城后,再度逃向上京,逃向茫茫无际的西北,那是宋朝最不想看到的。
毕竟辽国如今在北方威望很高,一旦让他们拢起诸族,辽国上京与中京地区并没有多少险要可守,那么北方战事不断。要命的又没有大的河流可以将供给运到上京,大规模的供给会很困难,在哪里大会战将是一场恶梦。
灭国在即,中京军民顽强拼搏,一度让宋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不过中京城毕竟不是辽国的原先幽州城,虽然它仿照宋朝汴京而建,可是城墙远不及幽州城墙高大。曰落时分,宋军源源不断地攻上城头。
中京留守的辽国大臣耶律盆古与翰林学士杨佶率群臣出降。
消息传到前线,耶律隆庆真的疯掉了,不顾后果,下令三军撤兵。
曹玮让雷有终率领一支兵马驻守中京城,自己率领近两万咸平军,向南杀出。
第三天,两军在小凌河川碰上,开始会战。
这支辽军士气基本垮掉了,尽管他们丢下了一支后军,将宋军主力部队拖住,自己没有被宋军主力部队缠上,然而连王都都失去了,还有什么士气?
曹玮甚至从容地演练着在西北**练的那些狼群战术。
就是派一些最精锐的兵士骑着最好的战马,当成斥候,不停地搔扰,反正这里离中京还很远,当辽军乱掉的时候,大军杀上。
然后再撤返,再搔扰,再杀上。
辽军苦不堪言,被宋军拖得寸步难行。
终于让宋军主力部队在大凌河边追上。
随着火炮声,宋军背嵬军先行冲入辽军大营,然后骑兵再行冲上。随着茫茫无际的步兵随后杀出。曹玮也将咸平军一分为三,从北边杀向了辽军。
只战了不足两个时辰,辽军大溃,有许多兵士被杀得晕头转向,居然向大凌河里跳。
曰落时分,辽军全军覆没,耶律隆庆被生擒活捉,战后赵恒封他为逆命候,还是给他面子的,否则有的宋朝大臣提议封他为篡国候,凭什么篡哥哥的皇位,不遵从大哥的诏命?
两军于大凌河边休息一天,继续分兵,孙全照在辽河河畔被两支辽军缠住,危在旦夕,必须要派兵前去援救。事实援兵刚到,听闻辽国新皇帝再次被捉住,大军于大凌河前全军覆没,两支辽军相继投降。还没有打,就降了,再打也没有了意义。
然而行军最快的咸平军由曹玮率领,继续杀向兵力空虚的上京。
七月,上京被拿下。
宋军仍没有停下来,如北方栲栲泺(呼伦湖)边静边城,如胪朐河畔董城的乌古敌烈军司,如乌鲁古河上游的西北招讨司,还有辽东各地,依然有辽军驻扎。
不过那些军队数量并不多,即便多者也无心应战。只要小心一点,即不会有大败发生。因此从七月初六得到上京城,辽国意味着被灭国了。
PS:这本书快结束了,很失败的一本书,看来种田流与发明流终非我之所长。而前期成绩太差,导致心情恶劣,所以多次想早点结束,于是越来越差。不然真若写来,这本书篇幅会很长的。
下本书不写种田流经营流与发明流了,只写一个YY故事,有些考据派,有点神话色彩的穿越。
主角是柴荣的儿子柴守训,穿时正是柴荣将要兵发沧州,赵匡义迎娶符家三小姐,赵匡胤当点捡的时候,可能还会突出两个宗教人士,陈抟与赞宁。
再次感谢大家,这本书扑到这程度上,还有一些老读者在跟读着,这让我越加惭愧……(未完待续。)
〖三七中文 .〗百度搜索“37z”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