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的建造费用和预期的亏损导致磁悬浮项目在德国始终无法上马。
1997年,德国就曾打算兴建一条从柏林到汉堡的磁悬浮线,全长292公里,建成后从柏林到汉堡可在一个小时内到达。
据专家计算,即使对往返于柏林与汉堡的磁悬浮列车乘客数量最乐观的估计,磁悬浮列车运营后,每年也将亏损1亿马克。
2000年初,由于谁也不愿增加投资,更没有人愿意为未来的亏损埋单,这一项目在争吵中正式下马了。
磁悬浮受阻的另一个原因是公众的反对,在一项民意调查中,58%德国公众认为磁悬浮项目对德国经济而言太超前,39%的受访者则认为磁悬浮“没必要”,而且太贵。
磁悬浮技术在德国国内遭受一次又一次打击的同时,德国加紧了在国际上的推销力度。
据报道,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捷克的个别城市以及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在德国人的游说下都曾动过兴建磁悬浮列车线的念头。
不过,这些设想最终都因为费用问题而搁浅。
令人慨叹的是,就在磁悬浮技术磁悬浮项目快要胎死腹中的时候,华夏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了。
华夏的上海建成了全球第一条,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线,由中德两国合作开发,该线全长约30公里,连接上海市内与浦东国际机场。
2002年12月31日首次通车运行。
2006年4月通过了国家全面验收,现已经正式运营。
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德国的电视台纷纷播放了这一消息,尽管有的人叹气,有的人失望、嫉妒,但更多的人很理智:“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德国没有太多的钱来上这么大的项目”。
随着上海列车的运行,德国人获得了一种心理安慰,因为上海磁悬浮项目果然发生了巨额亏损。
德国人一定为他们一贯的反对态度得意了,当然也会暗自庆幸自己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决策的低效率”。
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了,明明知道是赔本赚吆喝,上海为什么还要建别国无人问津而且避之不及的磁悬浮列车?
这恐怕只能归功于我们的特色制度了,这一制度的爱好者们一直以我们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自豪,无需人民参与论证,更无需人民授权同意,更不怕人民的反对,只要我们的领导拍拍屁股,一切就都搞定了。
即便是办了蠢事,也只当是花钱交了学费,不会有人为此负责,更不会有人为此被追责。
磁悬浮列车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显而易见——高成本、低效益,不受人待见,这些德国人早已预见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