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看到这种情景的修女们,简直是哭笑不得,一脸的无奈。
这个镜头里,朱莉与修女的表演非常出色。
短短几分钟就将她所饰演的“玛利亚”完全展现出来,让观众们知道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同时还能让大家看了会在心中微微一笑。
表情各异的修女们合唱最后一句:“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
“cut!”乔尼喊道,他打个通过了的手势。
这个场景镜头非常的完美,甚至不用重复拍摄第二遍,不过他决定让演员休息片刻,重新酝酿好情绪后再进行一遍。
对于重拍的要求,大家都没有半点意见。
修道院里面,大部分修女都是真修女,不是演员扮演的假修女。
只有那几个嬷嬷和女院长是请来的,她们原本都是百老汇舞台上的老演员,拍过许多电影,但通常都是一些小配角。
对于剧组导演反复拍摄某个场景,她们早已习以为常。
至于里的这几个角色都是需要开口就唱,这对她们舞台演员而言,更是熟练无比。
整部电影里,会有很多歌舞场景。
拍摄的时候也参照许多歌舞电影的经典镜头,例如玛利亚离开修道院,如同小鸟飞出牢笼时,需要通过歌舞来表现其心情。
这里借鉴的就是好莱坞经典歌舞电影里面的镜头,玛利亚在路上跳的舞蹈,就有几分吉恩·凯利在雨水中翩翩起舞的影子。
“宛如神游太虚!”苏西心中暗想。
苏西很钦佩乔尼的才华,他的自信,还有他的执着——他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任何他想做,或是觉得有必要做的事情。
脱离现实一会儿后,乔尼就会回到现实。
苏西常常饶有兴致地在一旁看着,发现他的思绪飘远又飘近,同时理解也尊重他跟自己在一起时的这种游离状态。
乔尼并非故意如此,因此她也从未感到被冷落。
事实上,这是乔尼在进入记忆迷雾场景,或者是查找后世资料,要不就是在进行两部影片对比,从而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
若不是还有苏西陪伴,恐怕他早就要闷死了。
因为在最初的激情过去后,乔尼发现导演在剧组里的工作就跟居委会大妈一样。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需要他来拿主意。
尤其是演员之间发生矛盾时,更是要他介入居中调解,不能让他们把个人情绪带到荧幕上,有时候还要两个本就性格不合的人,在镜头前表现出互相爱恋、情意绵绵的感觉来。
这种时候除了考验演员自身演技外,还得要看导演如何疏通缓解他们的关系。
否则就算是传奇演员也有可能会在荧幕上翻车。
毕竟人类对微表情的感知能力非常敏锐,堪比超级计算机运算能力,若是男女主角之间没有化学反应,那就真的要完蛋。
还好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没有这方面问题。
原本罗伯特怀斯心中扮演冯特拉普上校的最佳人选是神秘的尤·伯连纳。
这位演员原名叶尔·伯纳尔,1920年7月11日出生于俄罗斯外东北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是一位瑞士和蒙古族血统的演员。
他的父亲是瑞士外交官,母亲则是蒙古族人。
尤·伯连纳在成为一位着名演员之前,曾经是一名歌唱家和吉他手。他最初是在1949年在百老汇舞台上出演音乐剧而受到瞩目。1956年,伯连纳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位着名反派角色,并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此后,他在1960年的电影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魔术师。
这些角色让他成为了好莱坞的超级巨星。
所以罗伯特怀斯非常想要伯连纳来做主演,可惜对方拒绝了这个邀请,最终还是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出演。
虽然普卢默的表演非常成功,但他显然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并不舒服,为了这个角色,他推掉了出演的男主角,这让他后悔不已。
乔尼听说普卢默在私底下把“音乐之声”比喻为“粘液之声”。
而且他觉得和朱莉·安德鲁斯工作就好像“每天都被一个巨大的情人节卡片击中”一样,当然这更多的是玩笑话,普卢默和安德鲁斯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
当初也是朱莉安德鲁斯向剧组介绍他过来担当的男主演。
两人在剧中的化学反应非常明显,尤其是拍摄了婚礼场景后,就算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们之间浓郁得化不开的爱意。
不过乔尼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拍摄,而是根据演员们的情绪来决定拍什么场景。
尤其是男女主角的情绪最为重要,在婚礼场景结束后,乔尼强令将两人分开,即便平时没有在拍戏时也不能过多接触。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能够持久保留下来。
在私底下受到约束的两人无法沟通交流,等到拍摄时还要按照剧本保持距离,于是很好的将那种相爱却不能表达,若即若离的感觉完全展现出来。
其中男主上校这个角色尤为明显!
有时候,乔尼甚至认为男女主角的表演比“原版”还要出色,只要在他记忆中,两人虽然在荧幕中最终走到一起,但是其过程太迅速了,以致观众还没反应过来。
若是心理阴暗点的人会觉得,男主上校急于给孩子寻找一个“母亲”才勉为其难的接受玛利亚,否则原本的男爵夫人不更香吗?
现在拍摄的这个版本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