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与一众河北将领谈完平复河北的事宜,夜幕便已深。
众将离去后,带御器械汪宗沔禀报道:“官家,皇城司都指挥使吴革已经等候了一个多时辰,定要求见官家。”
“皇城司?”赵桓讶异,他们一群情报人员,天子亲军能有什么要事?难不成是联系到韩世忠了?
可是不应该啊,这才两天。皇城司的探子可能还没能抵达南京呢。更何况要在陌生的南京城,浩浩人海中找到韩世忠。仅是贿赂官员,打探情报,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啊。
“宣。”想不清楚,赵桓只能等吴革过来汇报。
片刻后,一身锦服,身材高大的吴革大步迈入殿中,拱手拜道:“臣拜见官家,恭问官家圣安。”
“朕安,免礼。卿有何要事需深夜求见?”
吴革面色凝重,说道:“臣近日一直在京畿路安插密探,据探子汇报,自围城解除以来,京畿路士大夫纷纷南逃,数字难以计数。其中甚至不乏官员弃官而走。”
这个情报,更加令赵桓疑惑。
据赵桓所知,南方似乎要比北方还混乱。北方虽然义军数以百万计,但大家至少还有个统一目标,那就是驱赶金人。
在将金人驱赶走之前,他们愿意与大宋朝廷保持密切关系,并一定程度上接受朝廷管辖,也就是所谓的接受朝廷招安。
至少名义上,这会儿他们还是与朝廷合作,共同抵抗金军的义军。至于赶走了胡虏以后,他们是否会如红巾军一样在中原自相残杀,角逐出一个新朝庭,那还是以后的事情。
但南方可就没这么统一了,各地匪患猖獗,尤其淮南、湖南、湖北、荆襄一带,拥众十余万的叛军比比皆是。
他们也没什么大义,就是兵强马壮者割据一方。
南方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这时候士大夫跑到南方去干什么?
“这些官员士大夫都逃亡了何处?”
吴革谨慎回道:“其中多数逃往京东西路。”
“京东西路……南京?”赵桓眉头一拧,敏锐察觉到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了。
思索了片刻,赵桓对汪宗沔吩咐道:“去将李相公、张相公请来。”
“现在?”汪宗沔看了一眼漆黑的夜色,问道:“两位相公会不会已经睡下了?”
赵桓语气坚定,说道:“国家危难,朕相信这两位相公一定是夙兴夜寐,忙于政务。说不定在禁中就能找到他们二人,速去吧。”
谷炋
事实还真如赵桓所猜测,只一刻钟后,李纲和张叔夜就抵达文德殿。他们二人都还在政事堂、枢密院处理政务。
待二人见礼后,赵桓向二人说道:“本来不想深夜打扰二位相公,但有件事情非比寻常,朕觉得二位相公可能需要知晓。京畿路,或者换言之,朝廷士大夫正在逃离京畿。”
李纲眉头一簇,天下皆知,大宋一大弊端就是士大夫无耻。即使士大夫内部也对此供认不讳,有识之士甚至能看到,若大宋士大夫一直如此**放荡,毫无制约,甚至可能流毒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