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已经不敢看父亲了,脸颊绯红一片。
宁向东暗暗奇怪,怎么唠家常也这么羞涩
何书记再坐下去别说是灯泡,简直就是烈日了,虽然不知道女儿对眼前这个小宁是什么想法,但明显不反感他,就多留点机会给两个孩子增进了解吧。
何书记站起身去了书房,何萍长出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情后说道:“扩大经营其实也容易,只是超出行业范围需要在手续上增项,多少会麻烦一点,不如还是在服装鞋帽这一块儿想办法。”
宁向东很赞同何萍的提议,首先是隔行如隔山,钟楼街虽然号称商业一条街,但主打的还是服装鞋帽,况且他们已经干熟了这一行,并且刚刚打开一些局面,当然不会轻易增项,何况增加了其他商品,就违背了创业初衷,最终还是做成杂货铺。
“我知道一家叫百思的工作室,”何萍思索了一下,说道:“现在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要不我帮你联系联系。”
何萍说的这家工作室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以服装设计为主打,只有几个人组成,但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服装款式绝无跟风,完全由工作室自主设计,再交给并原本地的服装厂小批量加工,也同样受制于自主设计的问题,每款样式不能成批生产,在当时的并原,人们穿着打扮习惯跟风,百思工作室的这种思维过于超前,因此制约了公司的迅速发展,何萍也是偶然接触到百思年轻的法人代表,出于对其运作方式的好奇,所以多了些关注。
何萍动作挺快,百思工作室动作更快,通过她的引荐,第二天下午就与宁宝隆取得联系,由于经营理念太过相近,双方一拍即合,百思工作室当晚就来人去钟楼街实地看了门店,当场定下来可以合作,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每销售一件他家设计的服装,要抽走销售额的百分之十。
抽水的额度很高,但宁宝隆三人商量后一致通过,连一向雁过拔毛的龚强都没有异议,人家卖的是脑子,自己卖的是招牌,赚的都是价值的钱。
宁宝隆忽然增加服装品种,对于节前逛街的人来说又多了新选择。
一直以来,该店在钟楼街都是一个异类,仅仅靠单一商品就撑起旺地的所有开销,人们的不断光顾也形成了羊群效应,却不知宁宝隆是靠贷款才熬过了最初濒临亏损的时艰。
百思的进入,恰恰是宁宝隆品牌价值的红利期,再加上自家服装设计也是独树一帜,两好合一好,再次引发了春节前小当量的爆发。
龚强最开心,一扫长期以来负债经营的阴霾,甚至提出可以尝试第一次分红了,同时偷撇了赵宝库一眼,他所指的分红自然不包括这位釜底抽薪的大哥。
虽然赵宝库当初直接刮走一半贷款,但是清偿本利时也没有含糊过,然而龚强却一直耿耿于怀,不但首次分红想把他排除在外,甚至在脑海里也直接忽略了最初赵宝库全额投资宁宝隆的事儿。
“我那份就先放账上吧,万一有急用也算有备无患。”
龚强的小心思对于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来说几近透明,考虑到龚强重财的性子,春节前一分钱也没从店里拿,过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穷年,宁向东就不想扫了他的兴,所以忍住了不同意分红的想法没有说。
赵宝库跟龚强没有童年之谊,只是他现在越做越大,已经懒得为这些蝇营狗苟计较,心里却越发坚定了要劝劝宁向东,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