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源要参加科举,郑氏一边觉得他不愧是自己的儿子,知道上进,一边又心疼他非选了这么一个地方。
作为国公的儿子、一等侯的亲弟弟,又生在京城,观源自然是能在京城参加考试的,然而他却选择了在祖籍金陵参加科举。
金陵处于江南,历来文人辈出,世家汇聚。
虽然金陵是贾家的祖籍,考官看在荣国府的面子上,在童试的时候,最会放点水,若是观源的水平再高一点,是个货真价实的青年才俊,成案首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大越朝虽然是架空的朝代,但是科举的制度已经接近历史上的明清,已经完全成熟了。
不过这里的童试比明清童试的步骤要少一步,只有县试与州试。
过了童试之后就有秀才的功名,之后就可以参加乡试。
大越江南和其他地方的文人,水平相差非常巨大。
举一个粗略的例子,大越共分十八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包括一部分淮南道就是江南的范围,前朝太宗至本朝先帝中间的三百年,历代科举,江南出身的举子几乎包揽了半数以上的三甲之位。
而像岭南道、黔中道之类的荒蛮之地,就算是乡试的解元,也指不定考不上进士,没错,就是连最后一名也没有份的那种。
京城毕竟是皇城,京城的学子有权有势的大有人在,所以,京城科举特意放宽的标准就应运而生。
差一点就把标准调到岭南道那种级别的还要不要脸了啊喂!
不过最后京城的标准只调到了江南的一半左右,也算可喜可贺。
当然了,京城也是卧虎藏龙的,调宽的标准并不会影响有真材实料的人名次,而且为了京城的宽标准以及便利,其他各道的学子也会谋求转籍到京城应考,最后的进士名次,京城人士也有许多名列前茅的。
观源选择在金陵科举,他要考上举人的难度,可能比得上京城的学子考进士了。
郑氏出身江南的郡望世家,虽然自豪于儿子的志气,却也有些担心他是否会科举受挫,甚至从此自暴自弃。
↑您真是想多了呢,老太太。
弘承四年观源过了童试,还成了案首的消息传回荣国府,郑氏喜不自胜,就连一向对郑氏偏宠小儿子而感到不满的史氏也情真意切地“恭喜老太太,恭喜老爷”。
在史氏看来,小叔子有了功名,日后提出让他搬出去住,郑氏和贾代善的反应也不会那么激烈,也不用太担心日后会有一个不成器的、日日来打秋风的亲戚了。
观源选择的是在金陵参加科举,那也就是说,他的乡试也得在金陵考。
弘承二年的时候举行了会试,下一场会在弘承五年举行,乡试,会在会试的前一年举行,观源得了秀才的功名之后,正好可以继续考下去。
观源的年纪不大,弘承四年,他也才十五岁,这个年纪,得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就已经是了不得的神童了,至于他这个年龄的进士,大越开国以来这四十几年,还未曾出现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