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火枪去年初就研发出来了,而且一下子就是两款,只是都属于小批量试用阶段,还没有正式命名,暂以滦州型和海河型区分。
说是新款,实际上两款火枪在长度、口径、外形等参数上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装弹和击发装置。目的也只有一个,针对两款不同的新式弹丸。
这两种弹丸区别还是挺大的,一种类似目前使用的丝绸和油纸定装弹,但多了个小配件,只有米粒大小的铜帽。另一种则是铜外壳的定装弹,在底部有个用石蜡封住的小洞。
滦州型是一支后装线膛枪,搬动机簧打开尾部弹仓,装入油纸定装弹,关闭弹仓时内置的钢片会将油纸切开,露出发射药。然后将小铜帽扣在弹仓后部的细嘴上,扣动扳机引发击锤敲击。
铜帽里面被封住的特殊火药会因为击打爆燃,顺着细嘴传入弹仓,引燃定装弹发射药,将弹头发射出去。
海河型的枪管后部有个长方型窗口的弹仓,里面套着一根短钢棍。通过转动角度卡死,代替了枪管的后堵,原理有点像后装火炮的炮闩,被称作枪栓。
拉动枪栓打开弹仓装入铜壳弹丸,推上弹仓扣动扳机。枪栓里面的机簧会弹射出一根钢针,击穿铜壳弹底部的蜡封,引燃发射药,射出弹丸。
一根钢针为什么会引燃发射药呢?秘密就在铜壳弹尾部的发射药里。那里藏着一个小药片,材质和铜帽里的特殊发火药一样。
这种发火药比发射药敏感的多,通过撞击就能引燃。钢针快速穿过蜡封穿刺在小药片上也能将其引燃,进而引爆发射药。
据说这种神秘的引火药就是当年害死赵士祯的罪魁祸首,当王徵接手继续研究时,三四年间又炸过十多次,很危险也很难处理。
不过再大的难题也架不住成年累月不顾伤亡的一次次试验,最终还是让王徵找到了批量制备的方法,并总结出相对安全的流程,同时制造出来两种新式弹丸。
为啥非要弄两种,就不能把两种的优点凑在一起,生产一种多简单。王徵肯定也是这么想的,但他做不到,这两种新式弹丸各有优缺点,无法替换。
铜帽叫做火帽,用其发射定装弹的火枪被称作火帽枪。火帽个头很小,生产出来时会一粒粒粘在两层油纸中间,既防潮又方便携带,只要不用力撞击不会误炸。
即便炸了,只要不和定装弹放在一起也不会伤人。运输时用软质材料间隔,再用坚固的木箱包装,防止大力碰撞,就比较安全。
使用的时候抠破油纸,拿出火帽扣在引火管上即可。由于引火管很细,只要不把枪支后部泡在水里、不让弹仓进水,即便是下雨也不影响正常发射。而铜帽的开口上用石蜡密封,就算短时间扔在水里也不影响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