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本来听了外甥女的话还有些堵心,见几个儿媳妇相处融洽,真正有了一家人的氛围,心也宽了不少,面上不自觉的露出了几分笑容。
“老四媳妇,娘说的对,你平时没干惯这些,别猛地一下这么下力气,不然该累着了。明天还要去那家里,那家人你没见过不知道,个个都喜欢用鼻孔看人,而且还喜欢作践咱们,到时候少不得一番斗智斗勇,老四媳妇你脑子聪明人又厉害,以前咱们二房总是被他们压着翻不了身,今年有了你就不一样了。所以老四媳妇你可不能累着了,我还指望你给咱们二房争口气,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养足了精神,别干了啊!”
刘氏不像王氏没那么多花花肠子,本来得了苏文月不少好处就是向着苏文月,其余的也没想那么多,在她看来人的命生下来就注定了,还有什么可多想的,现在指望着苏文月帮她对付大房那些人就更殷勤了,真也只差没把人供起来,可见刘氏对韩家老太太和大房的怨气,虽然一年见不了两回,依旧记恨着,刘氏这人没王氏那么记仇,只能是被大房的人欺负狠了。
“是啊,老四媳妇,你别忙了,这些事你本来就不在行,倒是你懂得多,脑子又聪明,在旁边指点着我们,怎么做更好就行了。”李氏也在一旁应和,倒不是说大房的事,而是觉得老四媳妇真是个伶俐人,方才稍微指点一下,蒸出来的寿包就香软了许多,颜色也不发黄,白白胖胖的一个,再点上红印看着真喜人,还能省不少面粉,原来只能做一个寿包的面粉,现在差不多能做两个。
不过李氏对韩家老太太和大房的人就没有怨言?还真没太有,李氏这样的老实人只会埋头苦干,不像刘氏那炮仗脾气会和人顶起来,顶多遭老太太和大房的人几个白眼儿和几句难听点的讽刺,李氏也不会反驳,人家看李氏那么老实,欺负起来都没成就感,也就不欺负了,所以李氏和大房那边冲突矛盾是最少的,何况李氏本来就不是那种喜欢记恨的人。
说起这寿包的改良,苏文月倒不是这么好心为韩家老太太和大房的人着想,只是这寿包是他们二房送过去的,摆在桌子上看着也脸面,长的是二房的面子,再者也是为了省面粉,原先做的寿包发酵的不大好,做出来口感偏硬又费材料,一举两得。
寿包做好了,用事先准备好的干净大箩筐一层一层的装好,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一切准备妥当,只等着明天赶早送去县城,以往都是天还没亮就要起来往城里赶去,几年也不例外,毕竟牛车晃晃悠悠慢慢地走,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不少,不过可喜的是小喜居然在天擦黑的时候回来了。
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有了马车就不用慢悠悠的赶牛车了,马车脚程快,路上能省去许多时间,也不用那么早起来,而且在杨氏和刘氏他们看来,马车还是一种体面的象征,县城里能养得起马车的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