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龙翻身的边缘地带。
已经有人带着口袋,拿着干粮往受灾最重的地方走去。
要是有人认为这些人是要前去救灾,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们想的就是,如何才能够找到更多的金银,这样才能够让他的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当然也有良心未泯的人,可毕竟这是少数。
天灾过后,来到的就是**。
南京小朝廷的些官员和大臣们在想着发财,地龙翻身的边缘地带的人也在想着发财,似乎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在围绕着财富在活着。
事实也确实如此。
毕竟“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吗。
由于地龙翻身的距离,离着京师很远,还不在崇祯能够有效的控制之下,所以一些消息的传播,速度就很慢了。
即便是已经发挥出了更多的人去查找守在的来源。
在没有网络和通讯不发达的时代,这就是一个硬伤。
好在地动仪虽然不能够预测地震,提前做好评准备,可大致的方位也能够给出来,可以让官府还没有接到当地人守在的真实情况。
就立刻进入准备阶段。
“皇上,据地动仪给出来的位置,应该是南方,根据震动范围的大小,具体地点就在常德府那一带。”
道院的会议室中,坐满了各部门的人物。
就连被徐光启一直雪藏的王盈和阚玉树都被拉出来了,要用到的就是他们的数算,需要具体的计算方位,和大概能够造成的损失。
还有就是最大效率的调动雍州和冀州所有的物资。
本来这段时间,邢氏作为物流转运使,是会搭着顺风车,去辽东一趟会会自己的情郎的。
这一次还没有出门就被留下了。
如今需要他的物流,来最为最后一块物资运输的补充。
最中央挂着一张大地图。
崇祯在上面找到了常德府的所在地。
地龙翻身的忠心就在常德府,可受灾最大,范围最广的就是整个湖广。
湖广自古有鱼米之乡的说法,“湖广熟,天下足”首见于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明代湖南粮食外运数量相当大,如1429年(宣德四年),“复支运法,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淮安仓”。
1472年(成化八年),定全国运京师粮共400万石,其中湖广、江西等地“南粮”324万多石,占绝大部分。到明代后期长江下游的粮食多依靠湖广等地供应,如安徽的徽州粮食“大半取于江西、湖广稻以足食用也”。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明初由于政府采取了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课农桑等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全国人口迅速上升。1371年(洪武四年)国都南京的人口达20万人。据明嘉靖《长沙府志》载,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长沙府的人口达50.9l万人,这在当时是个可观的数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