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过唯有使用那些围三缺一的兵法,只是猛攻一个方向,至于能够逃掉的,有能逃到那里去?
正面进攻胜利。
也就预示着整个沈阳落在了他们的手中。
“将军,城内没有见到百姓,只有建奴的士兵和一些僧人。”
最先进成的人,已经回来汇报新的情况了。
“逃走的人,先不要管,自己人的安全最重要,战功有的是,打下了沈阳,后面还有蒲河,上榆林等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过吩咐完命令之后,接着又道:“让金冠尉长,加快速度,俘虏太多,到底是在耗费粮食,同时给朝廷写信,就说沈阳大捷,建奴已经退缩,无力和大明抗衡,需要朝廷派出官员接手地方治政。”
“是。”
一名亲兵答道。
而一直跟着的军法官,也认真的记录下了整个沈阳战役的经过。
‘火炮声震千里,沈阳应声而下,建奴死伤无算,俘虏······’
**
十月下旬。
此时在北方,气候很寒冷了。曹孟德的诗《冬十月》,开篇即提到"孟冬十月,北风徘徊”,而曹植的《孟冬篇》也有提及:孟冬十月,阴气厉清。
《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乡间开冬之后,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
京师。
随着辽东的大捷穿回来之后。
整个大明都为之沸腾。
崇祯心里高兴,给官员们和手中控制的那些工厂的工人们,多发了一个月的俸禄和工资。
普天同庆的气氛。
让整个十月,不在有阴冷的感觉。
在袁府,养着心病的袁可立,也接到了自己儿子的来信,信上说,自己在辽东镇过得很好。
而且还立了大功。
等着进一步提升为随军参谋。
袁可立在心下欣慰的同时,又开始提心吊胆了,自己的儿子最擅长什么,他一清二楚。
随军参谋,那是要给出谋划策的。
虽然现如今的大明军队,用不上多少计谋,可纸上谈兵,到底是会误事的。
他一时半会想不明白,自己的儿子,怎么就入了刘文秀的眼了?
难道是自己的两位老朋友,刘兴祚和李邦华看在他的面子上,拉了一把?
可这样的揠苗助长。
是真的会出大问题的。
另一边的军部当中,晁刚也在看着最新捷报。
上面说了,两个从皮岛叛逃的尚可喜和孔有德,都已经死在了沈阳城上面,看到的建奴们还亲自被找出来作证。
最后只找到了被砸烂了的脑袋,和代表着身份的铜印。
而这两枚小巧的铜印,还是大明发给他们的。
“可惜跑了阿敏和伊勒慎,俘虏也不是很多,所有的物资,也都被人给搬空了。”
“哎···需要的官员,又多了一个地方,希望王冲的卫武军能够顶得住。”
同样的消息,也分发给了守在马兰峪的高杰和喜峰口的张春他们。
不同的人,看到这样的战报。
都会有着不同的反应。
马兰峪中,高杰一拍桌子吼道:“痛快,可惜我不能和李将军一起打仗了。”
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大声叫道:“来人,命令下去,巡逻队伍扩大巡逻的范围,一旦发现林丹汗的足迹,立刻汇报。”
自从上次脸蛋还败逃之后。
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找到,只是偶尔听说在某个地方出没。
他带着骑兵去了好几个地方,都扑了一空。
除了多了一点战利品,再也没有任何的收获。
钱财虽然获取的很多,可战功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经过了马兰峪的一场防守战,也不过是让他上升了半级。
离着将军的职位,看起来很近。
实际上却更加遥远了。
在喜峰口的张春,则是哈哈大笑。
笑着,笑着,眼泪揪出来了。
他曾经是永平的将官,有着守卫大明国土的义务,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让他成了一无所有的人。
若不是自己的命大。
也早就死在了当场,如今总算是熬到了看到建奴们将要灭亡的时候,心中的畅快可想而知。
“戚将军若是泉下有知的话,应该会为此时大明的强大,心怀感慨吧。”
他是见过戚继光将军的。
那时他的年岁还很小,完全不懂的如何去打仗,如今回忆过去,能够从擅长水战,打倭寇的作战方法之中。
瞬间调换过来,形成打建奴的陆战,其领兵打仗的才能,在整个大明的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来人,今日咱们就破例一次,老夫甘愿领受军法,让所有人有酒喝。”
听到门外的亲兵应声之后。
整个院子里的所有人士兵们,都高兴的欢呼了起来。
只有张春一个人,提着一坛子酒,去了一处高台,向着曾经戚家军战斗过的方向,恭敬严肃的敬了一碗酒。
这一天,已经不知道多久都没有醉过的人。
都喝得烂醉如泥。
(本章完)
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