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太极的面色则是一缓,到底是能够一手把后金建立成大清的强人。
一开始只是因为愤怒,钻了牛角尖,此时回过神来,重新看点这个问题,立刻就感受到了其中的好处。
想当年他为了登基,可是费了一番的心血。
不知多少人都在窥视着他的位置,若是按照宁完我的方法来办的话,也就能让的血脉永远的流淌下去。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一块说出来。”
此时朝堂之上,无论是代善还是阿敏,或者是莽古尔泰,瞧向宁完我的眼神都大不一样。
他们也从中看到了对他们自身有利的一面。
要是不限制皇帝的权利,那么他们的后代绝对会有危险。
而包括黄立极在内的那些跟着皇太极,一起来到辽东的官员,面色也是一变,心头震动不已。
在他们还想着如何从道德和教化上下手的时候,居然已经有人从制度上下手了。
此人看着就不是他们儒家一脉,很可能是漏网之鱼法家的人物。
一个个的暗恨此人,不得好死,又心中琢磨着如何才能拿到自己的权利。
只有范复粹低着头,用眼角的余光看向了宁完我,心中想着:此人真的够厉害,商鞅用法,强秦灭六国,压实让此人办成了这件事,很可能大明就危险了。
实际上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真的就没了。
至于是不是因为这个互相监察的制度引起的量变反应,可就说不清楚了。
宁完我跪在地上,低着头道:“如今我们的‘笔帖式’,在明朝称之为‘书房’,朝廷怎么能仅设置书房呢?那里官员和读书人杂居而处,名分等级也没有规定下来。朝廷如果不设置通政一职,那么下情就会拥塞,那怎么能做到励精图治?如果制定了服制,区别满、汉官员。汉官不通满语,大多因此而受到满官的怠慢,导致他们的积极性受挫,这样怎么能招来远方的贤德之人呢?所以臣才主张设置朝廷官员的服色。”
总结起来就三条。
第一,建立完整的议事制度。
第二,明确个人的等级。
第三,改易服色,明确自己的民族特性。
皇太极心中恍惚,以前只知道此人做事有条理,没想到还真是大才,若是按照这一套完整的方法,运转下去,大清的强大也是指日可待。
或许只需要两代人,大明的江山换成大清,也不是不可能的。
站在中央的黄立极,额头上汗水微微渗出,退也不是,开口继续自己的主张也不是,简直尴尬的不行。
当然要他学习宁完我的样子,跪在地上自称奴才,还要低着头说话,一时半会他还放不下自己的架子。
在大明的时候,他都很少在皇帝面前行跪拜礼。
更别说进了蛮子窝,反而越学学回去了。
“六科监察,通政和服制这些退潮之后,在详细商量,现在你可以入列了。”
皇太极已经决定要实行宁完我的这套方案,可还需要得到许多人的支持,而这种事情也只能在朝堂底下商量着来处理,然后才能拿到朝堂上通过执行。
宁完我满意的回到了队列之中。
“黄······你继续说说都擦院和理藩院的事情。”
再次看向黄立极,黄太极就多了一点比较,最后发现这个黄立极只是和他的名字差不多,可智慧和随机应变就差远了。
心中暗道:怪不得被人家崇祯一下子就赶出了朝堂,只能说本事欠佳。
琢磨着下朝之后就然跟着人改名字,要不然这人的愚蠢,很可能会传到他的身上。
“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侵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即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其职能和刚刚的宁完我说的六科监察差不多,却是只对贝勒大臣们起作用。”
黄立极说到后面已经感觉到了有些贝勒看他的眼神不妙,却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
后面的理藩院也只是简略的说了一下职能,毕竟现如今也大清也只有半个蒙古和一点点的汉人。
想要理藩,也暂时理不起来,做多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