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156章 盐场已成

何秋狠狠的在书院里训斥了这一不良风气,认为书院的众人实在太飘了,罚他们一起抄书,修身养性。

至于何秋自己,则在那考虑给这位顺天府尹陈墨的这份zhe

g fu救灾策略该怎么写。

考虑了半晌,何秋决定还是把记忆中能记起来的一些政策给做法抄上吧,至于能不能用,如何被改的可以适应大明的现状,那就是陈墨的活了。

笔走龙蛇之下,没过两天,何秋就把陈墨想要的这份方案写好了,除了陈墨想要的大框架外,还填充了不少的具体做法,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不过涉及到调配人手这一块的地方,何秋全都是空着的,只是泛泛而谈了一下,衙门的衙役和军队可以用来救灾。

具体顺天府能不能调动附近的卫所,调动后又该如何配合,都是何秋的盲区,也懒得去问,这点小内容就留给陈墨去完善吧,总不能自己把所有东西都写完了吧?

要是他把所有东西都给写完了,岂不是让陈墨一点发挥的空间都没有?实在太不给人面子了。

让何能把这份写好的方案,送到陈墨府上,何秋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另一边,在当初何秋给出了晒盐之法后,朱棣就和姚广孝商量了一遍,最后把马和派到何秋所说的长芦,建设晒盐场了。

毕竟马和是朱棣的心腹,而且本人颇具才干,可以把握住盐场的建设,又不至于给朱棣交一份糊弄人的报告。

马和现在到了沧县这边,也没来得及见见当地的地方官员,就直接又往长芦奔了,当地之前就有煮盐的行为,也有一些灶户。

但现在朱棣敲定的晒盐场范围内,还是白茫茫一片盐碱地,四周空旷,海风里带着一股浓重的腥咸味道,秋季里附近的海面风高浪急。

这件差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干的,马和在这边建造盐场,只能依靠燕王府的力量,又不能和朝廷抢灶户,只能是在夹缝中过活。

不过马和对这些并不在意,他对何秋很有信心,认为这事既然是何秋给的点子,大方向上肯定就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马和带着燕王府的家将,和被聘请来的匠人,每天换好方便好走的鞋子,戴着斗笠看着被招聘过来的民夫干活,一遍又一遍的巡视,就盯着这些人有没有按照何秋给的施工要求,进行施工。

别看当时何秋说的极为简单,可实际上,晒盐的工序极为繁琐,想要制备出上好的精盐,没有经过几十道工序,是不可能的。

朱棣挑人也是用了心的,马和虽然不懂该如何晒盐,也不懂该如何制造盐场所需的工具,但马和够认真仔细,也能放权给工匠,不急于求成,一遍一遍的打磨工具。

每一件目前还没有的,盐场要用到的工具,马和都会盯着工匠们制作,还会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不停提出调整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