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八十二章 两难抉择

第170章 两难抉择

种师中率大军支援定州的时候,种建中和耶律阿思在一天内已经有过好几次试探的交锋了。

地点均在定州城下和营寨前方的开阔地,双方均是一营四百骑。

耶律阿思要试探的原因是他不清楚定州城内有多少宋军,萧奉先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他,以为宋军主力可能在此。

他需要斥候尽快探查出宋军大概的兵力。

事实上加上王文郁带来的八千禁军和三千番兵,宋军总数才五万出头,主力禁军更是只有不到四万人,骑步兵几乎各半。

是绝对的兵力劣势。

种建中应战的理由是这时候不能示弱,他无论如何要将辽军主力牢牢禁锢在定州城外,为南线的宋军拿下西平府和兴庆府争取时间。

当然,他也想看看配置了河西马,经过整训的西军精锐骑兵能不能跟辽国铁骑一较高下。

辽国那边出战的是北院大王府麾下的精锐骑兵,虽然不是那种人马全副披甲的重骑兵,但整体都头戴铁盔,身披轻甲,也是花了大价钱培养的成建制轻骑。

种建中当然也拿出了熙河路的精锐,甚至还让精于骑射的杨惟忠亲自带队。

两边的试探**锋是战场上常见的骑兵对冲,远距离对射,近距离互砍。

由于都是精锐基本上都是既分高下也决生死,对冲之后双方伤亡都会超过两成,对冲一个来回,战斗减员将近一半,然后双方各自鸣金,救治伤员。

“怎么样?若是与他们开战,骑兵能挡住契丹铁骑吗?”

种建中在城楼上大致都看在眼里了,战力应在伯仲之间,但他还是想问一下迎战的杨惟忠。

杨惟忠有着外人所不知的特殊背景,他其实是从辽境而来投身的西军,祖上姓康,原名康炯。祖父为宋仁宗时并代都部署(都总管)康保裔,康保裔兵败高阳关成了辽国俘虏,为了不波及家人不得已改姓杨。

康氏虽不得已降辽,却不忘宋恩,三年前康炯离辽归宋,离别之时,炯父为其取字惟忠,意为靖国惟忠,誓洗祖先之耻。

如今三年过去杨惟忠靠着累积军功由番兵指挥使成了熙河路帅司麾下主将之一,他无时不想着靖国伐辽。

“种将军多虑了,我们并不比他们差,将军或许应该问如果我们起势,辽军能不能挡得住。”

杨惟忠对辽国骑兵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他清楚宋军出的是精锐,辽军出的也是精锐,一番对冲宋军丝毫不落下风,这说明双方战力没有明显差别。

他日若是宋军起势,骑兵冲起来,对方未必挡得住。

当然同理,若是对方起势,他们冲起来,宋军也未必挡得住,这是没办法的事,骑兵比步兵更讲一个势。

势可以是地形,如骑兵俯冲自然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冲击方式。势也可以是以逸待劳,骑兵生力军在焦灼时刻冲入战场是有立刻决定战场胜负的能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