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长安大兴宫,立政殿,东厢房。
檀烟缭绕中,国朝当今皇帝李世民斜坐胡床之上。背靠柔光顺滑的虎皮,腿下盖着条波斯驼绒薄毯,微胖的身形颇有几分慵懒惬意。刚过而立之年,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帝王身上很少见到如此神态。
大兴宫为隋朝所建,直到唐睿宗时才改称太极宫。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夺嫡,逼迫李渊退位之后,內苑一直是太上皇李渊的居所。李世民本人也时常梦回玄武门,每每被索命厉鬼惊醒,所以他一直居住在皇宫正中两仪殿旁。这里阴阳调和,守备严密,既可以防鬼,也可以防人。最关键是每日常参(普通的早朝),离得近点,不用过太多宫门。
立政殿是李世民与他的皇后长孙氏在长安住得最多的寝殿,能被在此处召见的,全部是他的亲信近臣。此时李世民面南而坐,下首为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中书令房玄龄、检校侍中(门下省)杜如晦还有尚书左丞魏徵(征)。
李世民将三省合署办公,立政事堂。受诏于常参后入内殿议事的四人有三个是宰相,还有一个大舅子是预备宰相。此刻在这小小的立政殿内,唐帝国的权利轴心人物全部聚集于此。
此时四人分几环坐,翻阅着各自面前由内侍抄誊的一份奏表,纷纷陷入了沉思。
表上所言之事倒是无需苦恼,关键在于内容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致使四人齐齐沉默,需要花点时间才能消化。
这是一份由剑南道邛州刺史苛敬业所奏的献祥请表。献祥一事,按例在每年元日与冬至的会朝上,由黄门侍郎主持,是一种礼制。此刻献祥表书未经三省,直达天听,对于身为三省天官的几人来说,其中深意倒比表书内容更加耐人寻味。
“大家(李世民自负诗才,这是近臣对他的昵称),这份奏章……并未经过尚书省。”魏徵站起身来,询问皇帝,似乎欲言又止。身为场中官职最高,又一直以正直刚硬著称之人,此事还得由他出面请教。不过此刻不在朝堂,无需与皇帝唱和,语气倒是颇为委婉。再看其他三人,显然对此情习以为常。
李世民稍微正了正身,嘴角笑意不减,见魏徵询问奏章之事,便笑着解释说这并不是真的奏章,而是当地密探誊抄后,遣飞奴(信鸽)先原件一步送达。
几人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有些如释重负。
李世民对魏徵率先开口,似乎十分满意,于是顺势询问魏徵的意见。魏徵此人在朝堂议事,立场多为循规蹈矩。此刻先问魏徵,再问别的爱卿,意思就是让后面的人回驳。届时自己再折衷处理,想来也无人反对了。
“魏爱卿,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魏徵沉吟一二,依表上所言,邛州境内辖县火井县县令发现祥瑞,认出那是上古圣贤所言的河图洛书,端得神异。这点倒是没什么,按说如果真如表上所言一般神奇,此物是否伪造便很好确认。可问题在于这幅河图洛书已经消失了,变成了一名三岁稚子,外表颇见寻常。这样的稚子,谁都生得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