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挑起了战争开端的“纽约时报”言论相对来说收敛一些,毕竟他们不是八卦小报,就算凭空捏造新闻,也有要蛛丝马迹才行。所以,“纽约时报”认为“埃文-贝尔的最终中标虽然令人吃惊,但之前就有征兆了。连续闯过三关的考验,这是对埃文-贝尔实力的认证。至于,‘自由塔’最终击败‘独立塔’,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新设计,这是纽约市政fu的选择,是否能够得到市民的认证,需要时间的证明。”
虽然“纽约时报”的言论看似中立,但实际上还是按照讽刺了迈克尔-布隆伯格的选择,对“自由塔”获得纽约市民认可并不看好。
上一辈子,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中标设计揭晓之后,媒体的反应其实也相距不大。只是,当时的设计者不是埃文-贝尔,大家对于设计者本身没有集中攻击,更多是将攻击目标放在了设计图纸上,认为设计不够精美、安全度不够高等等。在媒体的煽动之下,纽约市民先后就不断发动了游行抗议示威。
这一辈子,设计师换成了埃文-贝尔,情况还是一样。事实上,正如埃文-贝尔所说,不管最终中标的设计图是谁,都势必要接受媒体的狂轰滥炸,因为众口难调。而且,世界贸易中心大楼还是具有如此特殊意义的建筑,又在美国即将宣布攻打伊拉克的当口,势必会成为风口浪尖的牺牲品。
还好,虽然埃文-贝尔面临的媒体压力不可小觑,但现在的埃文-贝尔却不是毫无反手之力的。首先,迈克尔-布隆伯格这一次是站在埃文-贝尔这边的,他们将会和埃文-贝尔一起承受压力,接受挑战,有纽约市政fu做靠山,“自由塔”的推行显然会顺利许多;其次,经历了去年诽谤事件之后,埃文-贝尔在媒体在歌迷影迷之间的声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这半年来,埃文-贝尔在音乐、电影方面的成绩又更上了一层楼。
所以,虽然大部分媒体铺天盖地地发出质疑声,但质疑声很快就减弱了下来。包括“纽约客”、“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在内的不少媒体,都对整个竞标过程进行了讨论,最终都证实了埃文-贝尔的实力,还有经过层层选拔而脱颖而出的“自由塔”的确是经受得起考验的。建筑设计专业人士,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学生,还有破例出镜的理查-温迪,都对埃文-贝尔表示了支持。虽然每个人的审美观点都有差异,每个人对于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定义也有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由塔”的确是一个出色的作品。
另外,在媒体的煽动之下,纽约市民的确有不少抗议的声浪。毕竟,“自由塔”的定位不可能取悦所有人,甚至还有人希望世界贸易大楼不要重建,就保留废墟,以做几年呢。埃文-贝尔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也成功说服了迈克尔-布隆伯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