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也许它不是百老汇历史上最经典的剧目,“猫”、“歌剧魅影”、“西贡小姐”、“悲惨世界”这些经典可都是经过了时间考验、岁月沉淀下来的经典,“九”只能算是崛起新秀罢了。但是,“九”却成为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重新拉动百老汇声望的剧目。这个成就,就算是埃文-贝尔之前起家的“猫”也没有能够做到。
观众的捧场,不仅是纽约的观众,来自美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游客们都纷纷赶到百老汇剧院,就为了能够欣赏一次“九”。但是,百老汇不同于电影,电影可以二十四小时无限循环播放。可百老汇演员就是那一批,精力有限,一天表演一场,四个小时,就耗尽了他们的全部精力。所以,“九”的门票依旧是一票难求,网络上最高甚至将一张一百二十美元的门票炒到了三千美元,令人咋舌。
媒体的捧场也为“九”增加了不少声势,整个五月份,前后有超过五十家媒体对这出剧目进行了报道,远远超过了去年“歌剧魅影”重新上演的声势。其中,纽约代表性杂志“纽约客”还制作了一期专题,叫做“融入纽约人血液里的百老汇”,这篇文章内写到,百老汇也成为了纽约客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摆脱了原本高雅、老迈的形象,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注意。
在此情况下,无论是周一到周六版的“太阳报”,还是周日版的“世界新闻报”,他们都无话可说,只能讪讪地说到“出乎意料地成功,媒体炒作功不可没”,似乎还希望将“九”的成功算上自己一份功劳。而“首映”更是鸦雀无声,艾略特-卡特也只能安慰自己,百老汇不是他的工作范畴。
“太阳报”和“首映”的哑火,让埃文-贝尔在与媒体的斗争之中,再次取得了胜利。更重要的是,“华盛顿邮报”还幸灾乐祸地说“埃文-贝尔用成绩让八卦小报闭嘴!”显然,不少媒体都认为,埃文-贝尔和媒体的抗争也是一大看点:前提是,被埃文-贝尔甩耳光的媒体不要是自己就成。
站在舞台之上,当埃文-贝尔从演员群之中,单独走上前时,那雷鸣般的掌声,夹带着欢呼尖叫和口哨声,就是对埃文-贝尔辛苦表演最大的嘉奖。百老汇舞台,不是歌唱表演舞台,也不是演技展示舞台,它将接受来自观众最直接最残酷最可怕的评判,是鼓掌还是嘘声,无需等待,即可揭晓。埃文-贝尔用自己的实力换来了全场的掌声,在这一刻,埃文-贝尔感觉自己就像是上帝,拥有了全世界一般。
十分钟的掌声,这是对整个“九”剧院最大的肯定。虽然首演结束之后,大家都不知道之后一个月,“九”这出剧目将迎来怎么样的辉煌,但是并不妨碍演员们的狂欢。回到后台之后,演员们就开始疯狂地庆祝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