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十一章 带有深深悲情的楚声——竹枝词

古代的儒生一般要求“通五经贯六艺“。

六艺就是要求他们必须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其中的“乐”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乐理和乐器。

在夜行长江的航船上,苏老泉焚香敛坐,沐手抚琴,左右开弓地为两个儿子弹了“琴操十二操”的《文王操》,彼时,江空月出,琴声奇绝。

舟船顺流而下,故乡眉山渐行渐远。

船行至离泸州七十里的南井口,苏轼父子专门泊舟岸边,等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乡任孜的前来相会。

任孜,字尊圣,眉山人。以学问气节雄冠乡闾,名声与苏洵相上下。累官至光禄寺丞。这个任尊圣此时为简州平泉(今四川平泉镇)令,东坡特意泊船南井口,期待与之相见。

结果是等到天已快要黑了尚未等到,正当苏老泉悻悻地准备要走,好在任孜终于赶来了。他乡遇故知,才使得苏轼父子跋涉浩渺江湖的宦游孤独之心,于他乡得到了些许的慰藉。

船过泸州,东行一百二十余里即到合江县。

合江县今天仍属四川泸州市,是长江上游置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今天已被认定为“千年古县”。合江县因旧称安乐县,境内有安乐山、安乐溪等名胜。安乐山在县东八十三里,也便是安乐县旧时取名的来由。

苏轼在过安乐山时,听到当地人的传说,说山上有一种树,不知是何种树木,叶子似荔枝叶那么长,每片叶子上都有文字样的图案。图案或密或疏,有点像昆虫咬噬过的痕迹,又像道士或巫师画的符篆。

就连后世的陆游也曾描述过这种树叶:黄牛庙后的树丛中,有一种叶子似冬青的又不是冬青,谁都叫不上名字。秋天的落叶上有黑色的类似符篆的文字,且每片叶子上的图案都不尽相同。

也有人说,树叶上出现了符篆,那是因为张道陵曾经在这座山上修过道的缘故。

张道陵(34—156),字辅汉,原名张陵,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道教创始人。

因其最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故又称张天师。关于张道陵入蜀的原因,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对自己创教有利;二是“闻巴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他想用符、丹为人治病。入川后,他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最后还到了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专门精思炼志。

关于老张曾在合江县的安乐山上修炼过的记载,很遗憾,没有找到相关的文字记载。

但这也许不影响苏轼的联想,他在诗中写到:天师化去知何在,满树秋叶岂能神。

船过泸州,长江水道折而向东北方向,苏轼在船上看到两岸的山峰犹如走马,倏忽之间就过去了数百座,山形也千姿百态,有的槎牙变态,有的杂沓如奔。山上的小径远观好似萦绕的飘带。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