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二一九章搬苞谷

早上,穿着长袖长裤就去了老爷子那。

大热天的穿长袖长裤?你这是发神经了?

当然不是。

老爷子地里的黄玉米已经可以收了,所以诚鑫今天穿这一身,为了是去帮忙收玉米呢。

这时候的玉米地里,玉米叶全干了,玉米都不用剥外皮,他们已经自己露出来了。

不过这掰玉米可不好受,要是穿短袖短裤,那些干的玉米叶能给你到处割些小口子。讲真,最近一直用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可能当时看不见,等一段时间,你就会感觉到不舒服了,然后一看,手臂小腿上,全是一道道的小伤口。

有的连伤口也没有,只是红红的一条印,沾上汗水,又痛又痒,特不舒服。

更别说玉米天花上掉下来的灰了,沾到皮肤上,可能都会起疙瘩啥的,也有没啥反应的。

等到老宅时,家里已经没人了。

不用想也知道,老爷子他们去地里了,直接就朝着玉米地而去。

果不其然,诚鑫到地里时,老爷子他们已经在掰了。

“你小子来了,快点干活,背篼用奶奶那个。”钟涛在玉米林子里说道。

诚鑫二话不说,走过去,直接把奶奶背上的小背篼给拿了下来。

“奶,你就别动了,等会牵马把玉米运回去就行,太阳大时就回去做饭吧。”

说完,诚鑫就背着背篼,沿着奶奶掰的这一排就开始掰了起来。

今年老爷子种的玉米比往年要多,往年也就一亩地,今年快两亩了,主要还是看诚鑫这两兄弟也在村里。

诚鑫还没有装满一背篼,老爷子和钟涛就从地里出来了。

马哥已经早被牵过来了,马背上已经放好了两个货框了。

这种货框也就和小背篼差不多大,在底部有个开关,开关一开,货框里的东西就会从底部掉下去。

老爷子和钟涛,把自己背篼里的玉米棒子,分别倒进了马哥左右两边的框里,然后奶奶牵着马哥就朝着家里而去。

原来没有诚鑫他们帮忙,老爷子和奶奶也是这么搭配着干的。

不过这次不,还得加点其他的办法。

什么办法?当然是人挑了。

玉米地这边都是不到一米宽的小路,所以大水牛也过不来,等会多掰的玉米,得放到箩筐里,装满一箩筐后,用人挑回去。

不是有马驼吗?为什么还用人挑?

那是因为马驼不赢啊,从玉米地到老爷子家,还是得走几分钟的,一来一去,还是得花个十来分钟的样子。

要是都等着马来驼,那得拉倒什么时候?

一亩地产一千来斤玉米,那是算的干玉米粒,诚鑫他们这是掰的玉米棒子。

虽然现在玉米杆是干了,可是玉米棒子还没干呢,里面可带了很多水分的。

这一亩地的棒子,起码得四五千斤,天上的太阳可不会等你慢慢驼回去,该出来晒你,还是得出来。

爷孙三人,一个一个挨着来,每次装满一挑箩筐后,轮着谁,谁就把这筐挑回去。

当然,这是在马哥回来之前,才会把玉米棒子放箩筐里。

还别说,这马哥就是聪明,奶奶带它来回的走了两趟后。

在第三次,它装上玉米直接就迈着步子朝家走了,都不等奶奶。

等奶奶回到家里,马哥已经站在玉米堆边上等她了。

在给它卸下玉米后,直接又自己朝着玉米地而来,还是不等奶奶。

到后来,奶奶直接不来了,直接就在家里等它给驼回来。

三人一直掰到了中午十一点过,太阳太热了才停下来,然后回家。

吃了饭,下午也没有开工,一直等到太阳快下山了,爷孙三人才又开始掰了起来。

就这样一天还没有掰完,不过也不多了。

第二天一上午的时间,爷孙三人把剩下的全部掰完运回了家。

到这也没有完事。

玉米还得晒两天,而且地里的玉米杆也得砍了。

所以第二天下午,三人提着刀,把地里的玉米杆全砍了放倒在地里。

等他们晒几天彻底的干了过后,在把用篾条捆起来,运回家里当柴火。

运回家堆在院子里的玉米棒子,也就晒了两三天后,就开始准备脱粒了。

村里没有机器,所以全靠人工开脱粒。

至于那些网上用电钻脱粒的,那也就看看而已别当真,那种脱下来的玉米,很多玉米粒都碎了。

诚鑫他们这玉米粒,可是要存起来自家用的,所以近量的要保证玉米粒的完整度。

要知道,玉米粒要是碎了,保存时间久了,就算不发酵,长虫的几率比完整的可是要高得多。

不过现在也很多也没有那么讲究了,很多农民种玉米是为了卖钱,碎点就碎点吧,不影响收购价。

就是自家保存起来用的也不会管他碎不碎,因为用机器可比人工脱粒简单的多。

一亩地用收割机,没一会就收完了。

就算不能用收割机的,掰回来用机器脱粒,也用不了半天就脱完了,既快又不累。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