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做生意很少严格按合同来,很多时候甚至都没有合同,有的是一张纸条,有的是一封介绍信,关系好的单位甚至就是一句话的事,只有领走货物的时候经办人签字就行。
至于货款的付款方式更是稀奇古怪,都是先把货拖走,九十天内划账。如果购买商品的企业效益好,卖货的单位催几次,买方一般会还上货款?ahref=".iei8.com"target="_blank".iei8.com墒且坏┞蚍降男б娌缓茫蛘咔衅渌猛荆蔷驮懔耍械幕蹩钗抟焕獾亩记纷牛踔良改甓疾换梗翟诓恍辛司屯献约浩笠档牟饭ヒ曰跻谆酰芏苑接杏妹挥谩?br/
很多时候因为企业是国家,这些没有用的货物放仓库里能抵消账目上的亏空,接收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认了,总不能杀人不是
这样一来,导致很多企业应收账款过多,现金断裂。很多小企业干脆玩不下去了,关门大吉。大一点的企业也被这些书面上的“收入”拖得奄奄一息。工人们没有收入,亏!国家更亏!因为国家还要从财政里挤出资金来给工人发生活费。
当全国经济形势很好的时候,这个矛盾还不至于致命,毕竟总有一些企业会还款,日子虽然过的紧巴巴,但还是可以活下去。
可是,一旦全国经济形势不好,问题就严重了,大批大批的企业死亡,大量大量的工人只能靠银行的贷款苟延残喘。
这个现象从改革开发时就开始出现了苗头,在1986年到1988年的时候被高速发展的经济所掩盖,但到了1989年那场巨大风波后,严峻的现实一下摆在了国家领导人面前,大家一筹莫展。1990年、1991年国民经济陷入了低谷,差点崩溃。
最后还是当时的铁腕副总理出手,全力以赴治理三角债,从上游企业清理起,一层层下剥,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动用了无数的资金,这才把这个死结解开。固然有不少企业因此而倒闭、破产,但大多数企业都缓过气了,死气沉沉的经济又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郭拙诚没有相到自己提前遇到了这种事,这距离1993年还有十几年啊,怎么就有这种苗头,还这么严重
周国恒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我们能贷到款,我们能不还账给你吗我们都知道你当时是为了帮助我们,帮我们解决困难。因为我们以前的贷款还没有还,人家说旧款不还就不给新的贷款。哎,刘厂长,我们真是没办法啊。”
刘峰恨恨地说道:“知道就好。我真是太蠢了,怎么会看着你的面子上做好事呢。草!”
郭拙诚也有点想了解三角债的情况,他有点好奇地问道:“周厂长,你们金属材料厂怎么有他们液压件厂的债务,按一般常规,你们是他们的下游企业,是他们采购你们的材料,他们欠你的钱才对啊。怎么反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