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打探出消息,包令地眉头皱的更紧了。顾盛回答的这套话听起来毫无破绽,但包令疑心已起,怎么还会轻易相信?不过对顾盛来说,他本来就不认为包令会信他这套胡言乱语,只不过用它来做托词而已。反正大家都是搞政治的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个个玩的炉火纯青,只要不拉下脸皮,想撬开他的嘴根本就是做梦。
一直到酒宴结束,包令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究竟要不要按原计划,还是暂时停止,包令就像哈姆雷特王犹豫难决。整整一夜都没合眼,直到第二天午,包令才终于下定决心,不论顾盛是不是把事告诉了和珅,还是依旧向国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包令的算盘打的不错,他想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逼迫国政府,只要皇帝同意修约,到时候和珅本事再大也没用。可惜的是,他千算万算都没想到,他这个一流政治家一点都不懂得国地特殊性,因为他所开出来地条件远远出了咸丰能够接受的底线。就算和珅不做任何准备,这种要求送到北京也不会答应地。
其实从策略上来看,包令从选择的时机、整体操作的计划上来看,都是不错的。如果他能把要求降低些,不去触犯动国根深蒂固的封建阶级立场,也许会取得成功。可惜,包令错误的把国比成了印度,要知道国千年的儒教思想所造就的士大夫虽然惧怕洋人,却更怕留下千古骂名,大义当前,哪个敢答应下来呢?
不过,这也不等于和珅不做任何准备,虽然他清楚咸丰肯定会拒绝修约的要求,而且顾盛也明确提醒他欧洲大战将至,英国人、法国人在几年时间里应该抽不出手,最多只能在外交上向国进行施压。但和珅也明白,英国人并不是一只光叫不咬人的恶狗,当初鸦片战争的前例过去不远,要是朝廷处置依旧不当,惹闹了英国人,说不定等英国人真抽出手的话,就不是只在外交施压那么简单了。以英国人在十多年前的作风来看,很有可能再次派兵来国,在太平天国之乱没被平息的国,国家根本就没有力量再去和英国人打一仗,更何况,这一次不仅是英国,还有个法国也掺在里面,打着浑水摸鱼的主意。
朝廷的反应是激烈还是平和,在外交上是强硬还是以柔克钢,这关系到今后几年的变化和国家未来。和珅限于职务,无法主导朝廷的决策,而且军机处的那几位本就与和珅不对付,更不会听他的任何建议,如果莽撞地递份奏折上去,弄不好还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和珅无能为力,只能静待此事的展变化,他现在能做的只是尽快把自己的乡勇壮大,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同心协力,争取早日把太平天国镇压下去,赶在欧洲战事结束前平稳住国的局势。
只有到那时候,没了内忧一致对外,就算洋人再次打到国,凭着这些在平叛战场上出生入死练成的乡勇,和珅有七分把握可以控制住局面。用洋人的洋枪,让这些贪得无厌的洋人在自己面前知难而退。
时间!一切都是时间!就像是在与时间赛跑,谁也不知道历史的车轮是否会像和珅所想象的那么滚动,但无论有多么艰难,和珅别无选择,只能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推动它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