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鸿章会面前,和珅已经做了考虑,现在左宗棠远在天津,江苏可以说是实力大减,虽有李鸿章、曾国藩两军牵制太平军主力,但和珅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江苏。江苏如一失去。上海就将危急,上海可是和珅的命根,不仅是他的财赋来源,更是新军、湘军、淮军等军械供应要地,同时也是他将来借此与各国抗衡的基础。
所以说,在眼下的局势既要解决英国人的问题,又要解决太平天国地问题,同时还要防止意外生。这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珅必须要有个妥善安置,要不然等他到了北京再考虑。就为时迟亦。
“堂。您是否有话要对学生说?”李鸿章善于察言观色,见和珅默默瞧着地图不语。轻声地在旁问了一句。
“少奎,我先问你。你手下淮军如只要牵制长毛而不作突击之举,还能剩下多少实力?”
“堂问的是不是只守不攻?”
“正是!”
李鸿章默默算了算,答道:“回堂,学生的淮军暂有四营,每营的人数要比湘军普通一营多些,以八千人马为基数,另有一万五千团练乡勇未编入其。如以堂所说只以牵制为主,学生估算有三营人马足亦。”
“三营,那就是说还有一营加一万五千乡勇可用?”
“是的,堂。”
和珅默想了一下,又问道:“那些乡勇战力如何?可否堪以大用?”
李鸿章小心回道:“学生的乡勇是用来补充四营缺损人员的后备,训练还算可以,但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而且又无战斗经验,只能暂作为地域守备调用,并不合适与长毛作战。”
李鸿章这么说其实也带了点私心,他地乡勇比较起正式的淮军来说战斗力远远不如,但也不像他说的那么不济,主要还是想借着这话从和珅身上多捞点军械。要不是军械缺乏,李鸿章早就想把手下淮军扩编了,如今四营淮军再加这些乡勇,重新扩编整合一下,就算组成十营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在和珅眼里,李鸿章这些小那里逃得过他的眼睛?目光往有些言不由衷的李鸿章身上一扫,淡淡地笑了起来。
“长毛也只不过是些泥腿罢了,难道少奎训练过的乡勇还比不上那些泥腿么?”
“这……这……堂,学生练兵另有方法,淮军要求颇高,不比普通乡勇,所以……。”李鸿章的心意被和珅一语揭破,神情有些尴尬地连忙解释。
和珅摆摆手,并未追究下去。反而问道:“少奎,如我把上海交与你手,在一月之内你能抽出多少淮军可用?”
和珅的这句话就像是在李鸿章脑袋上打了个霹雳,惊得他目瞪口呆。上海是什么地方?李鸿章早就对它垂涎三尺了,上海既是国最大地通商口岸,拥有每月几十万两的财赋之地,更主要的是上海还有和珅一手建起的制造局!在这制造局里。能够生产出与洋人一样的洋枪、火炮之物。这些东西在任何人眼里都是一座金山,但这些年里和珅主要扶持的是左宗棠地新军。毕竟这新军地前身是和珅自己的乡勇,而曾国藩地湘军、他李鸿章的淮军虽然也借了不少光,可所得到的远远不如近水楼台的新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