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说迷”微信小程序追更新速度快!
永久免费无需下载,还能切换源站追更
进入微信小程序
第四百四十九章 栽赃多尔衮

基于此。

谢友成才有此猜测,随着金江镇的强大,李倧担忧他们提出此事,所以借着祭奠好太王碑,变相的让金江镇承认此事。

李倧的目的达成,则能提高他在国内的威望,获得巨大的好处。

“这只是他明面上的目的,我认为他看出了我对琉球国的意图,更有发现了平安道不稳的迹象。”

唐清安认为李倧这等聪明的人,做出某个重要的决定,定然是经过深思熟路,考虑到方方面面。

如果不看清楚他的谋划,轻易的做出决定,就会落入他的计划中,被他牵着鼻子走。

李倧的计划,犹如走钢丝,在和唐清安无形的过招。

人是最难看清楚的。

就算是谢友成,以他的才能,也不容易看透李倧。

索性唐清安看透了。

借着后世无数史学家的分析,把李倧的性格,辨析的一览无余,可能比李倧自己都要更知道他的性格。

毕竟还有一句话,人很难认清楚自己。

金江镇谋划琉球国,朝鲜可以全力支持,例如平辽侯的新合军,大部分来自朝鲜士兵。

朝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么李倧只提出祭奠好太王碑,又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

这是表层。

大部分人都会如此认为,哪怕是谢友成,也只想到了这一层。

李倧祭奠好太王碑的目的达成,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处呢?

平安道的宁边城。

李氏朝鲜历史上,五百年间,唯一一次不是以两班勋臣在汉城发动叛乱,而是以藩镇攻入汉城的叛乱,

朝鲜卫所军副元帅李适。

他的不轨之心,定然被李倧有所怀疑,但是他没有证据。

历史上。

他以其他的理由,捉拿李适的儿子,逮捕李适的亲信,想要找到李适谋反的证据。

但是他小瞧了李适。

两班勋臣习惯了以往的政变方式,唯独李适最先打破旧例,选择去了藩镇,在藩镇整顿兵马。

比起去了全罗道的李贵都要更早,发展的时间要更久。

在他的治理下,麾下军力高达一万两千兵,三冬练艺,号称精锐,还有七百名精锐骑兵,以及一百三十名倭兵。

鸭绿江旁的镇江,把平安道宁边城打探的一清二楚。

“难道他想借着金江军的手,除掉李适?”听完将军的分析,谢友成满脸的不可思议,李倧年富力强,不到四十岁,竟然如此老谋深算。

“他不怕事败?”

“不是牢牢的抓住金江镇吗?”

唐清安笑道。

自己借着各种机会,牢牢的控制了李倧,让他没有左右诺腾的余地,换句话说,李倧不也是绑架了金江镇么。

李倧对金江镇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连金瑬,李贵等勋臣都看不下去,已经达到了朝鲜能付出的极致。

金江镇愿意冒险,换一個新的朝鲜国主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丨点击进入微信小程序免费阅读全文丨👈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重加载内容←
多次加载无内容,请点页面中间弹出菜单换源阅读!



红楼从辽东开始
换源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微信小程序可换源免费阅读,点击跳转微信小程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