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处理完衢州的事情,继续回乡葬母。
鼠首两端的方国珍写信给刘基表示慰问,借机打探朱元璋的情况。上次朱元璋从他那里运走粮食,他曾派使者奉书献金求降,但是朱元璋的人马一走,他又投靠了元廷。如今看到朱元璋竟有能力一边抵抗张士诚,一边把陈友谅赶到武昌,他的心思又动摇起来。
刘基知道方国珍的心思,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回信,答谢的话只有两三句,宣示朱元璋威德、劝方国珍归附的内容倒是写了几大篇。
方国珍后来果然派人到应天府进贡物品,表示归附。
朱元璋非常高兴,写信给刘基,慰劳备至。还常常遥问军事,催促他早日回来。
至正二十二年,元将察罕帖木儿招降朱元璋,元廷愿意任命其为行省平章事。
朱元璋不同意,借口道:“天下人都知我尊奉的是小明王的宋朝龙凤年号,岂可事二主?”
元廷很生气,想不到韩林儿的宋朝已经岌岌可危,还有人尊奉,决定彻底剿灭刘福通、韩林儿,让朱元璋再无借口拒绝招安。
察罕养子扩廓帖木儿统兵围攻益都,刘福通从安丰出兵救益都,至火星埠,被扩廓部将关保击败。
元廷又派官员张昶持“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宣命诏书”至应天府招安朱元璋。
朱元璋知察罕帖木儿已战死,拒绝不受,只是致书答扩廓帖木儿,希望保持和好关系。
但是元廷怎么可能放任朱元璋这样一个敌人慢慢壮大,你若不接受投降,我就打得你投降。先灭你的主子韩林儿,再灭你!
至正二十三年春,张士诚带领十万兵马,攻打安丰,刘福通知道打不过,就派人去应天府搬救兵。早在刘福通、韩林儿从亳州迁都安丰时,龙凤宋朝就已经名存实亡,除了朱元璋还尊奉小明王,别的起义军将领早就不把韩林儿当回事了,所以刘福通能够求助的人只有朱元璋。
朱元璋接到告急信,准备支援安丰。
刘基听闻这个决定,连丁忧都顾不得,急忙从青田赶回应天府劝阻,“元廷、张士诚对小明王志在必得,陈友谅对您又虎视眈眈,我们还是不要去管小明王,先顾好我们自己。”
朱元璋说道:“我一定要救,小明王有难,我若不救就是不忠不义之人。世人皆知我尊奉他的年号,他是我的皇帝,君有难,臣岂可袖手旁观?再说安丰是应天府的屏障,如果安丰失守,应天府也会受到威胁,到时候张士诚和陈友谅再合力夹击,对我们局势更加不利。”
刘基反驳道:“您说的有道理,可是您有没有想过,您把韩林儿救出来后怎么处理?把他带到应天府,他为君,您为臣?让大家去效忠韩林儿?别说属下不愿意,换成其他将士也不会愿意的。”
朱元璋想到昔日郭子兴到了滁州,自己被夺兵权的事情,脸色一沉,说道:“我不会再让人站在我头上,如果救出小明王我就把他送到滁州去。”
刘基苦口婆心劝道:“应天府是我们的根据地,您若去支援安丰,陈友谅趁机攻来怎么办?只要应天府还在,我们就有扭转局势的可能。如果应天府丢了,我们就失去了一切,势必落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您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啊!”
朱元璋固持己见,“小明王已经求到我的面前,我若不救他会被天下人耻笑,安丰我是一定要去的。”
“韩林儿如果战死,您正好脱离宋朝,自立为王。”
“小明王如果因我而死,我还有何脸面面对世人?”
刘基以头抢地,悲呼道:“荒唐,为了一个竖子,为了一个虚名,您居然不顾应天府的百姓,不顾将士们的感受。国公,这次您大错特错啊!”
“刘先生不要再劝,我已决定出征。”朱元璋说完拂袖离开,他觉得自己没有错,错的是刘基,他一定要证明给刘基看,谁对谁错。